技术领导力实战笔记_134_第108讲_|_谢呈:技术高手转身创业的坑和坡
你好,我是木仓科技副总裁谢成,我是技术人转型创业的一个典型例子。
我从高一开始写代码,一直写到春雨医生早期。
在春雨医生的六年时间内,我从技术转型开始负责产品与业务。
目前,我在另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木仓科技负责价培业务线。
今天我将结合自己创业的亲身体会与经验,和你分享一些创业中的坡和坑坑,是创业中难以避开的挑战。
坡是创业中迎难而上、实现目标的路径。
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讲,创业及找方向,找人找钱。
有了创业想法,第一步应该做什么呢?很多人脱口而出,找人找钱找方向。
其实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找方向,然后找人才,最后才是找资金。
原因很简单,在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如此成熟的阶段,此时创业如果你连方向都不能确定,你想获取人才与资金可谓难上加难。
创业方向不同,需要的人才也不同。
也许你做to c公司或是to b公司,也许你投身医疗行业或进军金融行业专业的事情,需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所以没有明确的方向,团队组建时就会乱了阵脚。
我将找资金放于末位,其实是标准路径,具体还需要分情况。
而论,有些人刚有创业想法就可以拿到钱,而对于多数创业者根本没有这样的机遇。
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换个角度想,如果你是VC,你会选择投资一个方向,明确已有团队的创业公司,还是选择一个只有创业想法的技术高手呢?答案当然是前者,这就是方向。
第一,人才。
第二,资金末位的排序原因。
考虑到多数人目前只有创业的想法,还没有真正投身实践。
所以接下来我会着重讲讲找方向,以及在创业前期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来看找方向,创业方向非常重要,但放在实际情况中,找方向中的找代表验证及验证方向。
从结果来看,多数知名的创业公司或成功的创业公司,往往不是在有一个创业冲动之后去找方向,而是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
再通过各种方法验证方向。
对于初次创业者,要判断是创业想法还是创业冲动的标准,就是创业方向是否足够明确,是否已经进行了验证,对此方向是否足够笃定。
如果你没有明确而笃定且可落地的方向,往往代表这不是一个成熟或容易成功的创业模式。
不过,虽然有明确的创业方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对于技术人,尤其对于目前还未辞职创业的技术人而言,前期当然可以找方向,不断对方向进行调研与验证。
很多想转身创业的技术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已经非常成熟BAT三足鼎立的情况下,创业是更容易了还是更难了?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难易程度取决于创业方向的选择。
一小方向找机会,make money,看重商业模式。
很多人认为,创业更难的原因是BAT不仅有吸引人才的能力,有充足的资金,有丰富的经验,还熟知互联网战场。
相比之下,创业公司好像毫无优势,其实不然,创业公司至少有两点优势。
第一,正因为BAT强大,为我们斩掉了创业路上的许多荆棘,很多基础工作都不需要我们再去做。
比如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让用户习惯移动支付。
在此以木仓科技的产品驾考宝典app为例,这个产品的模式很清晰,就是两点,一,一个优秀的学车考驾照软件。
现在考驾照的用户绝大部分都用驾考宝典用户量,可想而知。
考驾照的周期及用户使用产品的时间周期一般几个月到一年不等,时间并不短,所以用户流量也很可观。
二、通过用户和流量卖广告变现,驾考宝典早已实现盈利。
四年前,为了进一步拓展商业模式,我们尝试过一些to c的收费项目,结果低于预期,日均收入一直在小几千徘徊,难以突破。
后来考虑再三,就放弃了一年前类似的业务。
我们再次做了尝试,结果第一天就收入上千元,第二天直接破万了。
后来很快形成了日均以万计的规模化收入。
前后三年的变化,归根结底是支付方式发生了变化。
现在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一种正常的消费习惯,而这种现象级的改变就归功于BAT他们帮我们铺平了许多创业路上会遇到的坑,创造了用户更容易接受的消费环境。
第二,BAT虽然强大,但不能吞掉所有食物。
假设BAT是一条大鲨鱼,初创公司是小鲨鱼,哪怕你附着在BAT的身上,都能够吃到它吃剩,或者他们看不上的小鱼。
这里的小鱼代表小生意。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小生意可能不像大家想的那么小,比如借助微信平台,做公众号的人,有人年收入可以上亿。
再比如去年我的两位朋友还能分别借助百度和微信做流量倒卖的小生意,先用低价收购流量,将流量汇集后再抬高价格,卖出去赚取差价,年收入也可以达到上千万。
所以回归主题,在这个时代,创业的难易取决于你的商业模式。
如果你只希望做好盈利,那你第一步就应该考虑赚钱方式,路径越短越好。
另外,如果你找的方向较小,希望做一个年营收一级,别的企业甚至做上市,这也并不是不可能。
你只需要找到一个盈利的业务机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将它做到极致,不用太担心竞争,更不用担心BAT.他们与你根本不在同一赛道。
对于BAT,你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他们帮助你更快的实现创业目标。
二、大风口拼刺刀,歪命,理清竞争优势。
如果你的创业方向较大,估值百亿以上,甚至希望像BAT一样服务上亿用户,那么成功的难度将会很大。
当然,这不代表不可能成功。
此时你要问自己的是为什么?是你为什么你可以做?或者为什么你是最适合做这个事情的?人大公司在组建人才、调动资金、吸引投资这方面都有非常强的优势。
所以你选择的创业方向与商业模式是即使大,也需要具体需要多做考量与验证,多用竞争的思路。
看问题三to b与to BAT.对于创业方向,我还想分享两点,即to b与to BAT一to b技术人在to b方向有不少优势。
如果你做to b企业,你需要特别注重销售与资源,在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
我有位技术背景出身的朋友,与他的两位技术朋友合伙做了一家to b企业,无论产品还是商业模式都非常扎实,在业内小有名气,但他们最初忽略了销售的作用,导致后期产品销售非常困难。
现在他们找了一位销售合伙人二QBAT.如果你选择to BAT方向,就需要注重两点,一是抓住需求,二是铺垫关系。
有朋友问我,我的公司融不到资金,想卖给BAT,你觉得可行吗?在我看来,这个想法不可行,其实将企业卖给另一个企业,是非常正常的退出渠道。
但是to BAT的成功离不开需求分析,要抓住BAT的需求。
比如几年前的滴滴快的,他抓住了BAT需要移动支付的需求,而且只有做到业内领先地位,才能够拿到BAT的资金。
从目前实现出BAT的公司来看,无论是为了融资还是卖掉企业,他们之前都做的非常不错。
其次,内部关系也能在必要时助你一臂之力。
许多拿到BAT融资的公司合伙人中,往往有人与BAT有一定的渊源。
所以作为技术人,你有必要铺垫一些关系。
这些关系在关键时刻,往往能够帮助到你。
就像一场比赛,谁都想拿到BAT的资金,甚至很多人为此降低自己的价格。
在激烈的竞争中,你必须产品过硬。
同时如果能够接触到BAT中的高层,那胜算的几率将大大提升。
这点大家都懂,无需我多言。
其次,再来看找人才,对于找人才,我分享一点容易被技术人忽略的东西。
很多人会问我,到底应该找一个跟我像的人还是不像的人呢?其实这就像找结婚对象,一定要价值观相近,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技能互补。
比如我刚才在to b的例子中谈到了那位技术朋友,就是因为他们缺少销售人才,导致再好的产品也遇到了销售困境。
所以技能互补对于团队非常重要而互补,依托于人脉的积累。
如果你有创业梦或者想跳出技术领域,你需要积累来自各方面的人脉,比如产品销售、运营等,他们都可能成为你未来的合伙人。
虽然找方向找人才,找资金的顺序是所谓的标准路径。
但还有一种情况是,当你去找你预想的合伙人谈团队时,可能他会说你什么时候找到钱,我才加入你。
这时你就需要换一个人。
一位看好你方向,并愿意跟你一起从零开始做事儿的人。
最后看一看找资金,在找方向与找人方面,我提到很多需要注意的点,大多是创业者常见的坑,大家一定要避过找资金,反而没有多少大坑。
这是一个坡。
我问过不下十个创业的朋友,当时找资金的情况回答很有意思。
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说,根本不需要找发个朋友圈,投资人就上门来找我。
另一部分人表示,找资金难,其中联系过一百多家VC的初创者也不在少数。
因此,总结找资金的经验方式不用非常花哨。
当方向正确,产品过硬,团队扎实时,找钱自然不是一件难事儿。
作者简介,谢成木仓科技副总裁钱春雨医生副总裁及联合创始人,曾任网易有道移动事业部技术负责人,在多年的创业中分析垂直行业发展,制定并调整战略方向,思考业务和商业模式,对创业和互联网加的模式有丰富经验教训和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