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级访谈:对话玉伯_10_09_个人成长关键词一全情投入

玉博曾经做过一个分享,名字叫我的前端成长之路。

那这个分享是在回答一个问题,就是在十一年里对自己的成长来说,最关键的是什么?他自己总结了三个关键词,分别是全情投入、守正出奇、愿等花开。

那针对这三个关键词呢呃我们和玉博进行了更深入的沟通。

那在今天全情投入是他目前对他来说更重要的一个关键词。

好,下面是我们的访谈对话玉博老师想请你聊聊技术人成长的话题。

那你之前在内部的分享中也提到了三个成长的关键词,就是全情投入守正出奇,或者说你的说法是守正出奇,还有韵等花开。

好,现在这三个词对你来说依然很重要嘛,有没有什么变化呢?嗯,这三个词其实是我几年前的一个总结,我觉得那个对自己的影响也是蛮大的,会有一些那个变化吧。

就这三个词本身是没变化的,但是他们的一些关键词我觉得会有些变化。

现在来看的话会觉得全情投入是最重要的。

因为无论是工作的什么阶段,也都需要全情投入。

因为很多时候其实我们在职场里面在生活中可能都会想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或者容易易的太大。

其实有时候我会一直提醒自己,就是要谨慎去想人生价值人生意义这种非常大的话题。

因为想多了是容易陷入让虚无主义的。

然后我自己的一个经验是一定要关注让具体的目标去关注短中期的目标。

然后针对具体的短中期的目标,其实都能够去做到全勤投入,能够让自己忙起来,这实人就会比较快乐。

嗯,那忙起来还要分这个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欢呢?那如果能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不会更好?这是必要的吗?嗯,去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话,其实我觉得是那不必要的。

因为很多人是想不清楚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就很早就想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我觉得是可遇不可求的。

因为更多时候就需要投入到那个具体的一件事情,能够做到一定阶段,才能够去去确定自己喜不喜欢。

比如打个比方,其实作为那个文字工作者,写文章是日常。

但往往刚开始写的时候是很痛苦的,就会以为自己那个不太喜欢。

但是如果能够坚持下去,写写着写作,有更多读者去看的时候,能够写多写多,能够当自己达到某种心流状态。

比如说这种心流状态是写东西时,其实会感觉到不是脑子只会比,而是能感受到比在只会那个脑袋的一个心为状态时的话,其实往往就会喜欢写作。

其实跑步也是那类似的,就是很多人会说要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做。

其实我觉得面对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不是去做的话,有那个两种逻辑,就是一种是那个爱一行,干一行,还有一种是干一行。

那爱一行其实呢爱一行,干一行的话就干的是自己爱的。

我觉得是孕期那爆棚的这个结果,更多情况下,可能更多是先干一行能够先做起来,然后在那个干的过程中去确定自己是不是喜欢。

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当你开始喜欢上或者讨厌上的时候,你去把一些事情给想清楚,然后这个是具备更大的可行性的。

嗯,所以就是如果我们最开始选定做某一个事情,或者是某个方向的工作,那就先抛弃杂念,然后全情投入进去,慢慢再去寻找吧。

嗯,我我是觉得与其选来选去,其实还不如先全情投入到一件事情里面去。

因为一旦开始选择的话,其实就会有苦恼。

苦恼往往就是选择带来的。

因为天天想着寻找喜欢的,你就会有失落。

因为很多事情可能自己发现自己都都不太喜欢,然后就会怕自己那个找不到。

而且最终结果也是可能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概率,你是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事情的那你觉得你有寻找的过程吗?就是不管是做技术还是说做产品,那你寻找到了感兴趣的方向嘛,很好奇,嗯,挺有意思的。

我自己的话,我觉得最终找到的方向,可能不是说用做产品做技技技术种分类方式去定义的,就是我自己找到的方向。

最终我觉得是换了一个视角去看这个问题吧,就是会去看所目前所做的事情的价值在什么地方。

然后这个价值会让我觉得那个活着有意义,就是往往这种意义感是一种叫做经历过后然后被赋予的意义。

然后这个怎么说呢?很多事情要在经历之后,才能通过自己或他人去那赋予予意义。

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就早期我在折腾那个开源项目时,其实经常天天干到两三点。

经常事汤就是那个腰酸背同的。

就虽然写了很多很多开源代码,但当时其实工作和生活状态其实都不太好。

其实在上次在讲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我当时就觉得这些事情是很有价值,很很有意义的。

但其实并不难意义。

其实经常是在过了几年之后回头来看的时候,但当时就是过去那段时光,虽然很苦,然后也是充满意义感的。

然后其实往大里说的话,再举一个例子,大家可能都知道的就是经历过万里长征的人我觉得在过程中很可能是天天是不太爽的。

然后只有等那个熬到了延安,等到新中国成立,然后再回头来看整个长征,才会觉得自己太牛了。

其实万里长征啊这个过程中,像红军试图吃水,其实都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

但是这些义感其实都是等后面才富裕的。

所以综上的话,我觉得自己其实最喜欢的一个状态还是全心投入,就是当下要做什么样的事情,就把自己的全部经力力投进,然然后不去想做完之后能够得到什么就能有什么意义。

全心投入,我觉得其实特别难,要把所有的杂念都去掉。

嗯,那怎么才能跨越这个难点,跨越这个坎呢?然后全力投入进去,我觉得这是非常理想化的情况。

而且我觉得现代人的困境,特别是年轻人的困境是很明确的。

就是如果我们不想自己能获得什么,嗯,不想怎么立最大化的话,那只诚心做一件事情感觉好难。

嗯,这个确实是很难的。

然后同时可能去观察团队里,有很多那个年轻人的话,我觉得也挺有意思的。

就是我会呢刻意去那观察过,我会发现很多那个年轻人其实是特别容易全心投入的,但同时也特特别那个不容易那个全勤投入。

比如说出去团建,我们发现很多时候一起打那个王者荣耀的时候,很多同学会很享受,就打游戏其实是全心投入的。

但同时你在仔细观察日常的话,其实也会发现有部分同学虽然有参与打游戏,但其实有些勉强眼神是那个飘忽不定的。

但换一个场景,其实我们也也会发现,很多同学写代码的时候能够心无旁骛,能够全心投入。

但是如果让他去参加那PRD评审,他会经常默默的坐在角落里不太说话,然后不怎么融入一定程度。

我们会觉得全心投入谈的其实并不是全个投入。

其实,全心投入,真正的全心投入是一种投力。

比如说能够全情投入,写代码的同学为什么参加会议时无法做到全勤投入?其实往往是因为这位同学比较内向,他那不太敢沟通,心里有害怕。

然后在会议时就他想全心投入,但其实很难做到。

所以谈全勤投入更多,谈的是要提升自己的能力。

就比如说当你面前,那不管站的是谁,你都不担心自己说说话,都敢于来表达自己,去克服自己那内心的恐惧。

当你具备这种心态的一些那个调节能力之后的话,就才能够比较好的去做到全情投入。

其实提升能力才能够全情投入,就包括打游戏也要达到一定能力后,你才能够进入全情投入的一个状态。

就这往往是一个过程,就是最最关键点。

我觉得全情投入还是那个能力提升,就这个还挺有意思的那上面咱们是在说这个工作中要全情投入。

那么在您个人的这个成长过程中呢,你是怎么全情投入的?你之前也提到过,就是有早课的心习惯,早上会有固定学习的时间,现在还有吗?嗯,其实我现在还能保持着这个习惯。

然后现在的话其实我会有有有几个习惯,一个是那个日课的习惯,同时也给自己增加了早课和乘课。

目前的话就是会把日课早课和乘课是当成自己的那个一日三刻。

就这是我应该是说从几年前一直在坚持的一个小习惯吧,聊聊那个日课吧。

其实那个日课在我一天里面时间是很短的,就只要花五到十分钟时间,然后要做的事情就是去抄一些东西。

然后前不久的话,其实我在抄金刚经,会让自己每天开始是会有个仪式感,就像先泽的一个致敬吧。

其实我大概花了三四个月会把金刚经给抄完了。

那目前的话就日课,我会那个只只是定时那个不定量,只定时是指的时候是我到了那个公司之后,会把会花五到十分钟时间来抄经,然后抄多少。

其实那个不做,那任何限知时间到了就结束。

然后这样的话会带来一种轻松无压力的一种状态。

然后因为无压力会使得坚持时间就比较长,会成为一种习惯。

然后再说一下早课,其实早课是自己在刻意训练自己的一个写作能力,能够让自己的写作能够得到那个不断的一个提升。

然后在那个工作日的话,我会想办法给自己每天留出大概一个小时去写东西。

就我会逼自己在一周里面就是通过早课去做的写作训练是那个不少的那两次的,现在大概能做到一周写三四篇文章。

比如说我前些天写的一个主题是顾客沟通,就会把非暴力沟通就把这些经典书籍再翻一翻,同时结合自己的日常实践去总结,去把一些心得给那个总结去能写下来。

然后比如说其实我我昨天还写了一个一个早课,是那个什么是幸福,是偏那个意识一的东西,就会刻意去捕捉自己在脑海里对幸福的一些思绪吧。

就比如说幸福就是好的变化,就前面聊的是日课跟早课,然后还有一个习惯是乘课。

乘客其实就是一日之计在于乘乘课,比较简单,就是每天早上会花十五分钟左右去规划。

今天那具体要做什么?比如说去参加哪些会议,要完成哪几件事。

然后这个一日三课其实是我自己每天的一个每天在坚持的一些那个微习惯。

嗯,你前面讲的这些,其实感觉有点是活在当下的那个理念。

嗯,是的,就是全心投入聊的一个重点。

其实就是那个活在当下,就对于活在当下的一个感触。

我我的感触很大的程度上是来自于对于张日课的坚持。

因为整天花五到十分钟的日课,会让我这几年居然抄完了。

就是论语啊、道德经、庄子啊、孙子兵法、金刚经。

然后最近也还开始抄那个人言经其实整个在日课过程中的话,会发现自己抄的时候,其实是那个不求甚解的。

就仅仅是抄是去感受那个文字本身。

呃,并且现在很多文字可能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他在讲什么。

但但但是当自己在反复抄时的话,就会在这过程中开始不断有新的感悟。

比如说那个佛学里面经常谈及的,像我像人像啊众生相。

其实我之前就看到这些词的时候,实际上不太理的。

但但但是经过日日去去抄金经经的话,会发现那这几个词是反复出现的。

然后现现在再看到这几个词的时候,就会特别熟悉,就像看到那老朋友一样,就觉得一切都是非常的明白的。

目前那个日课就是我会一直坚持日课是定时那不定量的,就时间到了我就结束。

然后只要有到这个时间段,我就去干这件事情。

像那这种体验是完全没有压力,同时会有惊喜就会发现,原来只要每天坚持抄个五到十分钟,三个月居然只以把金刚经经给抄完。

然后这种经历就才让自自己真真正那理经验些,就是一一经验验。

比如说说滴水穿,比如如功途堂捐和那个日拱一足。

像这些成语的话,之前只是一个成语。

但是当你通过日课去实践之后的话,你会真正那个感受到会对会有这些那个成语,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受,会有一种那个敬畏感。

嗯,我还很好奇,为什么嗯,你在很早之前就会想到要做三课这个事情。

对,这是很早之前看过一本书叫做微习惯,就是每天养成一个微小的习惯,就能产生那个巨大的力量。

然后这本书他非常强调,就是很多时候人的行为啊,包括思维的一些习惯,其实都是由一些微小的习惯去来组成的。

然后之所以去做日课,就除了微习惯这本书之外,就是就还有一本书是刻意练习,就是日课就是受微习惯和刻意练习这两本书的一个影响。

然后我是拿自己去做实验的,就看到底坚持下来会怎么样。

其实最早写日课是二零一九年左右,就当时想选择的定时抄书来实践。

其实现在来看,还是非常感激在一九年去实践这个实验,能够让自己去养成日课的习惯。

就整个过程是收获非常之多的。

好的,感谢玉博以上的分享。

最后我来做个小结,人唯一的财富就是自己的时间,要对自己的时间负责。

那最好的时间管理呢就是全情投入,最后给你留个小问题。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持续坚持的小习惯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我们下一讲,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