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领导力实战笔记_139_第112讲_|_刘俊强:必知绩效管理知识之绩效管理循环

你好,我是腾讯云资深架构师TGO鲲碰会会员刘俊强,有八年以上的技术管理经验。

今天想跟你分享技术管理者必知的绩效管理知识之绩效管理循环,可能绝大多数互联网从业人员都会对一件事儿达成一致意见,那就是绩效评估既严肃又不好玩,因为绩效会影响员工的奖金和晋升。

说实话,对于技术管理者而言,帮助如何进行绩效管理尤为重要。

我们应当让绩效管理变成有效的管理工具,有效的激励团队,帮助团队成员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工作及未来的挑战。

相信到那时,你已经是一位卓越的管理者了。

首先来了解绩效管理循环,其实我们接触最多的绩效评估或绩效评定仅仅是整个绩效管理循环中的一部分。

因为绩效评估直接与利益挂钩,所以我们对这个阶段最为熟悉。

但作为技术管理者,要学好用好绩效管理,不仅需要关注绩效评估阶段,还应该将目光放于全局之上。

关注整个绩效管理循环,我将绩效管理循环简化为三个阶段。

具体如下阶段,一,planning绩效目标制定。

该阶段主要根据公司战略目标,与团队及团队成员一起制定预期绩效目标,同时也要进行完成目标所需的资源评估等阶段。

二、check in绩效辅导。

在该阶段,管理者需要跟进目标完成情况,并给予团队和团队成员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为完成目标扫清障碍,同时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之前制定的目标进行调整。

阶段。

三、review绩效考核与反馈在该阶段,管理者将通过绩效数据对团队及团队成员进行绩效评定,同时需要就绩效结果跟团队及团队成员进行反馈和沟通,给予团队及团队成员一些发展建议与指导。

为什么将其称之为绩效管理循环呢?因为通常当我们执行完第三个阶段后,就会进入下一个循环的第一阶段,所以称之为绩效管理循环或绩效管理周期。

至于具体的循环周期为多久,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来设定,底线是不能少于一个季度。

原因主要在于绩效管理循环,不光是技术团队内部的事情,还需要人力资源等其他团队的参与。

从公司运营的最佳实践来讲,绩效管理循环周期一般为半年或一年,且不能超过一年,否则绩效管理就失去了意义。

为了方便大家了解这个简化后的绩效管理循环,我做了一个示意图如下,正如前面所说,绩效评估既严肃又不好玩,在工作中是最令人害怕。

受人鄙视的,但实际是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在使用它。

在我看来,关键问题在于,管理者通常没能很好的使用这个工具,因此大多数员工都不喜欢绩效考核。

因此,全局性的了解绩效管理循环,有助于我们了解各阶段的意义,以及各阶段应该做哪些事情使我们更有效的使用绩效管理。

同时这样做也可以帮助我们变得更好,管理能力更为精进。

但需要注意的是,还是不要期望所有员工都喜欢绩效考核,因为有些人就是不喜欢被评估。

在整个绩效管理循环中,最重要的是专注于发展,包括两方面,一是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制定有效的绩效目标。

二是通过绩效管理指引团队及团队成员的发展方向,并帮助他们进行有效提升。

从这个角度来看,绩效管理是为业务发展提供达成目标的基础,并为团队和团队成员的未来发展提供基础。

下面来看适应绩效管理循环。

正如前文所说,绩效管理是一个周期内持续循环的过程,这个循环周期可以是半年,也可以是一年。

那么,在绩效管理循环周期内,我们该如何操作呢?在此,我先明确,错误示范管理者往往会忽略整个循环周期直接在阶段三及绩效评定与反馈阶段开始绩效管理工作,这是极为错误的做法。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员工管理,是整个周期内持续不断的过程。

其中,阶段三的绩效评估工作可能只会花费我们一到两周的时间。

阶段一的预期绩效目标制定可能会耗费我们三到六周时间,而整个周期内的剩余时间便适用于阶段二的绩效辅导工作。

不难理解的是,我们使用绩效管理工作,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团队达成目标。

适应绩效管理循环的,关键在于管理者有效的使用跟进检查方法,而跟进检查的主要作用有三点,提供支持与帮助,保持可见性,避免员工在阶段三出现麻烦。

有时我们认为公开询问员工的工作状态很有必要,这确实管用。

但有时候也会适得其反,因为有些人不喜欢别人,用对待未成年人的方式对待自己。

所以你需要清楚跟进检查的目的是为达成他们目标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这种情况下,在采用正面积极的询问方式进行检查,会更为有效跟进检查的。

第二个作用是保持可见性,这点很关键。

因为这样,团队能够时常看到,你知道你在乎并正在关注他们所做的工作及所达成的成长。

另外,采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能够帮助我们更了解团队及团队成员的工作进展和状态,以防在阶段。

三、进行绩效评定时出现因关注少或不了解,造成对团队或团队成员评定不客观的情况。

因此,我建议大家在阶段一制定绩效目标时,就同时制定出对目标的定期检查与跟进计划。

而在跟进检查的过程中,也需要定期与随机相结合,造成对团队和团队成员的关注度。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检查也不要过于密集,否则你会被贴上控制欲极强的标签。

最后,在每次跟进检查后,你需要总结情况并进行记录,备忘录、电子邮件等都可以。

但需要斟酌的是,哪些需要私下记录,哪些需要公开记录,并同步给团队成员总结。

本文从全局视角介绍了什么是绩效管理循环,并阐述了作为管理者该如何适应绩效管理循环,从而能够充分有效的利用绩效管理这个工具。

我会在后面的文章中详细介绍如何进行绩效目标,制定绩效辅导以及绩效评定与反馈,欢迎持续关注。

最后留一个思考题,在你使用绩效管理工具时,绩效管理循环中的哪个阶段做的不够充分呢?欢迎在留言区与我分享交流,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作者简介,刘俊强,微信公众号程序员精进,现任腾讯云资深架构师,曾任迅雷技术总监某互联网公司技术副总裁。

十多年以上互联网开发经验,八年以上技术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