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入门课_20_19_基础手机后期下Snapseed_使用攻略随你们去
你好,我是随你们去,今天呢还是我代课,咱们来聊一聊snapseed.这个软件的用法跟visico一样,snapseed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移动端图片后期工具。
那二零一二年的时候,那谷歌收购了snapseed的开发商nick softwtware.那谷歌收购的一个好处就是这个曾经的IOS付费应用,现在可以在IOS和安卓平台上完全免费使用。
跟vyicle不同的是,snp seed是一个全能的后期工具,它对照片有着更加自由的调整空间。
但是呢因为它默认提供的滤镜比较鸡肋,所以最好让它和viyicle形成互补来搭配使用。
我自己习惯用viysle调色,用snp seed处理一些特殊需求。
有三个小问题,我提前说明一下。
那第一个就是为了避免重复。
关于snap seed跟viisicle重复功能,这节课我就不讲了。
第二个是考虑到实用性,滤镜部分本节课也不涉及。
还有就是上这节课前建议你再复习一下,但节课咱们讲过的调整工具的内容。
那这节课我会先带你认识一下snp seed,然后再说说它的基础功能局部处理。
最后呢再说一些特色功能。
提醒一句哈,我在文稿里贴了一张图,他汇总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听课之前你可以先看看文稿里的这张图,知道一下咱们这节课要讲的什么东西。
另外呢这节课还会有大量的图片,你一定要记得看图啊。
好了,我们先来熟悉一下snap seed的框架。
如果你用snap seed打开一张照片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它整体的界面布局。
底部栏分别是样式、工具和导出功能。
顶部栏分别是打开新照片,操作记录、图片信息和更多功能。
这个更多功能,包括设置教程帮助和反馈。
我们导入照片以后,样式是第一个呈现的页面。
那一般情况下,这里我们直接切换到工具就行了。
因为snap seed提供的这些样式的适用性特别糟糕,而且呢也没有应用程度的微调选项,搞的这个功能基本上用处不大。
你把样式栏滑动到最后的话,就可以把自己的当前调整步骤。
如果有的话,添加到样式里,因为每张照片需要的调整步骤都不太一样。
这样的操作只适合批处理同一系列照片,在其他情况下,我不建议你使用。
那总结来说,除了用你自己建立的样式来进行批处理以外,我不太建议你用snap seed的样式。
说完了样式,我们来说说工具,工具页面里总共有二十八个小工具,但这里面有一部分小工具,实际上是滤镜。
这些滤镜是HDR景观,魅力光晕,细剧效果,复古粗绿,胶片怀旧斑驳,黑白和黑白电影。
那除了滤镜以外,美颜和头部姿势这两个小工具是关于美颜的,不是这节课的重点。
或者在这里呢简单介绍一下美颜工具,相对来说比较常规,可以识别面部,且提供肤色,调整面部提亮嫩肤和亮眼功能。
头部姿势工具就比较有趣了哈,它可以调整面部的角度,瞳孔的大小、笑容和焦距。
除了刚刚我说的这些内容,还剩下十七个小工具,一会儿呢我一个一个来进行介绍。
再来说说导出IOS和安卓这两个版本的导出功能是有区别的。
具体实现的功能是什么呢?你可以看一下小字的描述部分,其中IOS可以以三种方式导出,分别是覆盖原图的保存。
这种方式的保存图片是可以再次修改的,副本的保存图片可以再次修改,直接导出的保存图片不可以再次修改。
这里覆盖原图的保存以及副本的保存,保存后的图片可以再次修改和其他工具有些修同在操作记录里我们可以进行撤销,重做和还原的操作。
在查看修改内容里,我们还可以重新调整或者是删除掉某一个单个的调整项。
对于大部分调整项来说,都是可以在这里用画笔把它们调整成局部处理的。
画笔是snap seed里比较重要的一个工具。
后面呢我还会详细的来说一说,它最底部的QR样式是样式分享功能。
你可以通过这个功能,把自己的调整步骤创建为一个二维码,这样别人也就可以使用了,或者是使用别人的调整步骤。
在详细信息里,我们可以看到这张图片的创建时间、名称、分辨率大小,拍摄机型、拍摄参数和位置信息。
在设置里,我们可以对导出画质进行调整,我建议你设置成不要调整大小和JPG百分之百画质。
在snap seed的调整里,我们每完成一个调整步骤,那这个步骤就会被单独保存到操作记录里。
当我们在工具页面再一次进行同样的调整时,我们并不是修改之前的调整,而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叠加。
我来给你举个例子,那我们可以在snap seed里对一张照片的亮度调整进行加一百,再加一百,再加一百。
这样的叠加。
这样的特性会让我们对一张照片有着非常大的调整自由度。
但whiscle就不是这样,whisco对每个调整项都相对来说会更克制一些。
那好了,现在我们认识了snap seed的整体界面。
那接下来我会详细给你说一说工具里涉及到的十七个小工具。
为了方便你理解呢,我把这十七个小工具分成了基础功能,局部处理和特色功能三个部分。
除了简单的功能介绍之外,我还会给你说一说我自己的使用建议。
那现在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基础功能,也就是一个初步的完善。
在基础功能这部分,主要是调整图片,突出细节曲线、白平衡这些常见的工具,其中曲线是一个很强大,但是不太容易理解的工具。
这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带你认识曲线。
先说调整图片,在调整图片工具里,我们可以调整图片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分围、高光阴影、暖色调。
除了这些呢,snap seed还提供了一个自动调整功能,这在一些小工具里呢都可以看到。
但是因为机器对照片的判断,跟我们自己的想法很不一样。
我是不推荐你使用的氛围是snap seed里特有的一个调整项,实际上是一个综合调整。
随着氛围的添加和减少,照片风格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那最大的区别就体现在高光和阴影上。
另外呢调整幅度更大,也是snap seed跟viiscle的一个区别。
在snap seed里,高光与阴影都可以双向调整,但在viiscle上,我们只能进行高光减弱和阴影补偿。
当我们需要去掉高光或者是阴影的细节的时候,那我们就需要进行对应的反向调整。
再来说说突出细节,突出细节里提供了结构和锐化调整。
锐化跟veyicle没有区别,结构其实是对应着myscle里的清晰度。
但这里的结构是支持双向调整的当照片,需要表现的比较柔和,或者是去掉一些细节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结构减弱来实现。
好,那现在我们要说重点了哈,曲线工具再提醒一句,一定要看文稿里的图啊。
Snap seed里提供了曲线工具。
通过曲线工具,我们可以对照片进行调色上的任意处理。
除了亮度对比度高、光阴影这些常规的调整之外,我们还可以对色彩进行最大化的自由调整。
为了方便你理解呢,我做了一份黑白渐变图来演示曲线对于我们的画面的影响。
希望这几张图可以帮助你明白曲线是怎么一回事。
在snap seed的曲线工具界面里,有曲线选择显示与隐藏预设曲线三部分内容。
在曲线选择里,我们可以选择当前调整的曲线是RGB还是红色、绿色、蓝色亮度。
这里的亮度是snap seed里特有的一个调整曲线。
其他四个就是我们常见的曲线,通过RGB曲线,我们可以调整亮度对比度高光阴影。
实际上啊这些调整就是从曲线里分离出来的小功能,我们使用起来会非常方便。
通过红色绿色蓝色曲线,我们可以实现对应的色彩调整,或者是把它们搭配起来使用,调出任意色彩。
这里的任意色彩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色值可以表达出来的颜色都能够调出来。
在snap seed里,我们点击曲线上的任意一个地方可以添加点。
如果你想去掉某个点,把它拖到曲线的坐标图外面就可以了。
在曲线的这个坐标图里呢,横轴也就是从左到右这个轴是以亮度来对应当前画面内容的。
最左边代表着画面最亮的区域,最右边代表着画面最亮的区域,纵轴,也就是从下到上,对应着当前曲线调整项的应用程度。
那你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亮度或者是应用图度并不是通过具体画面来分的,而是事先就预设好的。
总共有二百五十六个分级画面,自己对号入座。
比如说如果我们导入的照片没有纯黑的部分,那么在最右边就没有对应的照片信息。
在文稿中的图片演示里,我展示了在RGB曲线里三个极端操作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把左下角的点移动到左上角,整条曲线都在顶部,代表着画面,从最暗到最亮的部分都调整成最亮,这让我们的演示图变为纯白色。
第二种情况是把右上角的点移动到右下角,整条曲线都在底部,代表着画面从最暗到最亮的部分都调整成最暗。
这让我们的演示图变为纯黑色。
最后一种是同时调整上面的两种调整,把画面最亮的部分调到最暗,把画面最暗的部分调到最亮。
因为是一条线在控制最后演示图的渐变方向兑换。
所以呢在实际运用的时候啊,我们下拉曲线会让照片整体变换,有拉曲线会让照片整体提亮。
再比如文稿里的另一张图片中的曲线,我们可以看到左边操作是把暗部变暗,把亮度提亮,所以画面整体上暗的部分变得更暗亮的部分变得更亮。
所以整体观感使对比度提高,右边的操作是相反,它让画面整体观感变得柔和。
也就是说对比度降低。
有了前面的基础之后,色彩部分就比较好理解了哈那首先呢我们要知道的是,红绿蓝这三个颜色就是我们常说的RGB,也就是red、红色、green、绿色和blue蓝色。
这是生物学角度的光的三原色。
我们可以用这三种光色混合搭配出来。
除了黑色以外的任意颜色,这就是曲线里提供了这三条色彩曲线的原色。
在调整色彩曲线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对照片添加或者是减去某一种颜色。
在图片的操作里,我演示了三种极端情况,都是在最暗处加满当前曲线的颜色,而在最暗处完全删去当前曲线的原色。
看文稿中的图片的时候呢,我们可以看到在保持其他颜色不变时,删去当前曲线的颜色会出现对应的补色。
红色的补色是青色,绿色的补色是品红,蓝色的,补色是黄色。
所以我们就又知道了一组色彩三原色CMY.因为青色品红和黄色的英文分别是sn、 venta和yellow.在自己本身能发光的屏幕上,我们看到的是RGB.在自己本身不发光只能靠反光的物品上,我们看到的是CMY,还有k就是black.当我们像给我的图中那样操作的时候呢,我们基本上就可以混合出任意的颜色,或者是在颜色全加满的时候,照片变为纯白颜色全删去的时候,照片变为纯黑。
在snap seed的预设曲线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滤镜是怎么通过曲线来搭建的这对我们有着一定的参考作用。
那曲线有着非常大的自由度,这就意味着它是很难控制的。
所以我们讲到这里呢,其实才走出了掌握曲线的第一步。
简单说一句,白平衡白平衡里提供色温和着色,跟veyicle里的色温和色调相对应,也就是冷暖和绿紫两个方向的调整。
在底部的三个选项里,分别对应着自动调整、调整工具、取色、调整、剪裁、旋转、透视。
这三个工具呢在snap seed里分为了三个小工具,但实际上它们都属于一类调整。
其中剪裁和旋转我们就不多说了,透视工具比v isco的更加完善。
着重说一下,在透视调整栏的底部也有三个选项,分别对应调整方式,填充色和自动调整,自动调整。
你可以试一试,但因为参考线问题经常出错。
在正式调整之前,建议你先根据自己的图片情况调整填充色。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建议你选择黑色或白色。
因为智能填色是有局限性的那情况一旦很复杂,就会像文稿里的图片那样变得不自然。
如果照片的边缘比较好处理,比如说大海、草原、平面等等,那你就可以尝试用智能填色在调整方式里。
Snap seed提供倾斜、旋转、缩放和自由四种方式调整的用途。
在上节课里呢已经说过了,这里说一下缩放的用途。
在文稿给的例图里呢,我们对建筑进行了大幅度的纠正,这就导致建筑的高度被压缩了。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缩放来改变图片的高度比例,来还原到接近真实情况。
Snap seed的透视工具比visco的更加完善,但调整的算法并没有SKRWT好。
如果你有大幅度调整的需求,其实用SKRWT来处理是更好的选择。
色调对比度从字面意思理解就可以哈。
其实就是说调整各个位置色调的对比度,它把画面呢分成高色调、中色调、低色调三个部分,可以分别调整对应的对比度。
而保护高光和保护阴影,在调整过色调对比度后可以起作用,实际上就是一种高光减弱和阴影补偿用来保护高光和阴影的细节。
阴影呢也就是暗角大小。
来这个工具里呢,我们可以通过双手捏合缩放来调整圆圈大小,来调制圆圈范围。
在这个圆圈的内外,我们可以分别调整亮度,也就是外部高光和内部亮度。
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因为step seed的暗角调整范围比较大,比较容易调出不自然的状态。
你一定注意一下,不要调整过度。
了解了基础功能之后,我们来聊聊局部处理。
Snap seed的局部处理是它的一大特色,也是我经常用来替代whiscle进行细节修复的原因之一。
这节课将工具里的局部画笔以及修复分到这里来讲,其中画笔呢还包括了在操作记录里的画笔,那是一支神奇的笔。
在局部处理里,你可以添加一个个小点来选择自己处理的地方。
双指捏合缩放,可以调整当前小点的应用范围。
为了画面更自然,这个小点还有色彩识别的能力,只会调整应用范围内画面色彩接近的部分。
那这些小点提供了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结构,四个调整项,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滑动来进行切换,左右滑动进行调整,单击某个小点,还可以进行剪切、拷贝、删除或者是重置。
在文稿的示例图里,我希望把画面前景的建筑处理为完全纯黑的剪影。
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利用局部的小点,调整建筑的亮度和结构,分别降低亮度和弱化细节。
然后在建筑的各个地方复制粘贴小点,最终达到我希望的效果。
在局部处理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放大图片,进行更为细致的处理。
比如通过反复的处理,把这样一张照片变为一张极简风格的照片。
Snap的里有两支画笔,分别是工具内的画笔和操作记录里的画笔。
这两支画笔的操作方法都一样。
但从效果上来说,在操作记录里的那支画笔有着更大的创造性。
我们先来看看工具内的画笔,这里提供加工、减光、曝光、色温饱和度四个调整项,我们可以在照片上进行涂抹,以选择调整项应用的范围。
点击右下角的小眼睛呢,就可以显示或隐藏涂抹的范围了。
在例图里,我对画面顶部的天空部分选择减光减五并涂抹。
对画面底部的花丛部分选择饱和度加十并涂抹。
那希望通过这样的操作,让天空部分亮度降低,前景的花丛饱和度提高。
最后你可以返回文稿,看一下处理前后的效果对比。
除了工具里的画笔,我们还可以在操作记录里一起用画笔。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每个调整项都变成局部调整。
比如我调整了上面这张照片的结构,但最后通过画笔,我让结构的增强只应用在了花丛。
这个部分文稿的例图是黑白滤镜,在通过画笔处理后的效果是一个糟糕的。
但对比明显的效果主要是为了方便你理解画笔的功能修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去掉画面中一些不需要的物体。
因为这是一个智能修复工具原理,是利用修复区域周围的内容来填补修复区域。
所以,对于相对复杂的场景,修复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还是用于污点的处理。
在实际处理的时候,建议你放大照片来进行精细的操作。
这样处理之后,即便是有小瑕疵,回到正常照片大小时也不太容易被发现。
最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snap seed的特色功能。
特色功能包括展开镜头模糊、双重曝光文字和相框这样一些相对少见的工具。
但这些工具有的非常实用,有的呢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利用展开工具。
我们可以把照片的四周边缘扩大来重新调整构图跟透视调整一样展开工具,同样提供了智能添色、白色、黑色三个选项,局部处理中的那张例图。
通过展开工具处理后,得到别的效果。
效果图在文稿里要去看哈。
在镜头模糊工具里,我们可以切换模糊范围的呈现方式,调整模糊强度、过渡长度和阴影强度。
利用这个工具,我们可以模拟大光圈的晕化效果,但实际上这很难模拟的自然。
所以我的用法是简单光深关系的,模拟解决照片的噪点。
比如例图里的这个场景,景深关系相对简单。
我们可以通过矩形来模拟一个前后关系,让倒影部分虚化,最终调整出来的对比效果。
整体来说呢,还是比较自然的。
但是这个效果是不符合物理规律的,在物理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咱们尽量不要随便用它来模拟大光圈效果,保不齐一个不小心就弄错了。
在一些光线较弱的照片里,画面边缘往往存在一些噪点问题。
如果恰好这些部分的效信息不太重要,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镜头模糊来解决一下噪点问题。
看例图天空部分有一些相对明显的噪点。
我通过镜头模糊工具,使得顶部模糊,最终在不影响画面内容的情况下抹掉了噪点。
利用双重曝光功能,我们可以制作出一些极具创造性的照片。
在snap seed的双重曝光工具里,底部的三个选项分别为添加新照片、混合模式以及添加照片的不透明度。
双重曝光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同一张照片叠加,同一风格照片叠加或者不同风格照片叠加都可以。
我们首先演示的是同一照片,叠加新增照片以后,混合模式保持默认双手捏合缩放照片来调整大小和位置,然后调整不透明度。
最后我们还可以对操作记录里利用画笔工具进一步调整双重曝光的混合范围。
这张照片我只是希望对中间部分的建筑做一些混合最终完成的效果图。
在文稿里风格接近或者是情绪接近的照片,也可以用于双重曝光制作。
我的建议是要色调一致。
例如,我选择的两张同场景的黑白照片,同样选择合适的混合模式,以及不透明度后再利用画笔来进行调整。
最终完成的效果图是什么样的呢?你可以看看文稿,在网上搜双重曝光时,我们可以看到大量人像与场景混合的照片。
这一类照片的重点是,人像照片需要足够干净,就像我给出的例图,这样在选择混合模式时,需要根据实际照片的情况来选择。
这张图我选择的是调亮这样子,画面亮部不会混合,而暗部则混合了照片文字工具的功能。
其实比较简单,常规的是文字颜色,字体不透明度调整。
另外呢还有一个相对特殊的倒置功能,但重点是我们可以配合画笔来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比如我输入空白文字,再选择倒置,使整张画面都被覆盖。
这个时候打开画笔工具,我们就可以在图片上画出自己想画的任意内容了。
我们还可以利用画笔功能来创造出立体文字的效果。
相框工具提供了很多个相框样式,同时可以调整相框宽度。
但我认为这个工具跟snap seed的滤镜是在同一档的不可用,一方面它会减少画面内容。
另外一方面,snap seed里自带的相框确实不太好看,所以我个人呢不建议使用。
最后我们小结一下,snap seed对图片有着非常大的调整空间,配合可叠加操作。
这个特性调整范围可以说是能被无限放大。
局部和画笔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更加精准的画面处理。
而一些特色功能搭配画笔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搞出一些富有创意的图片。
可以看到snap seed能做的事情很多,但想把它用好呢?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完成的,还是那句话,修图这件事,花时间动手去尝试,远比看更重要。
还有一个课后小练习上节课的最后你用visco修好了一张照片。
那这次你把这张已经修好颜色了的照片,再导进snap seed试一试,看看还有哪些细节可以做优化。
我们下节课就不见了哈,下节课是这整节课的最后一节会由卢夫斯来讲,之后结束语的时候迈延会回归,希望算上开篇词和结束语。
这二十二讲全看下来,你能真的有收获,那我们山高水远江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