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管理实战 36 讲_02_01_多年前的那些工程师都去哪了

你好,我是刘建国。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多年前的那些工程师都去哪里了呢?也许是现在,也许是未来,总有那么一天,你会操心自己的职业发展。

当你抬起头展望自己的职业道路的时候,也许这篇文章可以给你一些指引。

实际上,我一直希望能够帮技术人整理一个职业发展路径的图谱,让技术人在碰到职业选择困惑的时候,可以看看别人走过的路。

而上周的老知道人聚会刚好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这是一个跨越了十年的比较完整的样本集。

老知道人是对百度知道早期团队成员的一个称谓。

虽然大部分都已不再知道团队,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对于这个产品以及同事的深厚感情。

百度知道于二零零五年十一月正式上线。

我正是怀着对这个产品的无比喜爱,以及对百度让人们平等便捷的获取信息,找到所求使命的无比认同。

于二零零五年十二月加入知道团队,成为一名后端工程师。

因此,我对二零零五年至二零零八年百度知道的工程师们都非常熟悉。

刚好就这次聚会,我整理了一下当年这批工程师的职业发展状况,如今大体分布在四个大类的八个方向。

这四个大类分别是技术类、管理类、创业类和顾问类。

接下来我逐个来详细说明。

技术类主要包含两个大方向,一个方向侧重于广着眼技术的整体性、架构性和业务解决方案。

我们姑且称为架构师或首席架构师,他们往往是一个产品或服务的技术方案的总设计师。

我们常见的作品包括社区类服务架构、云服务架构、搜索架构、电商服务架构、o to o服务架构、数据平台架构等等。

每一个产品背后都有一位或几位技术架构师。

另一个方向侧重于专着眼于某个专项技术的深度、专业度和精细度。

我们姑且称为某领域技术专家或科学家,比如图像技术、语音技术、机器学习、推荐算法等等。

他们往往是一个专业领域的武林高手。

他们的作品被广泛应用,在每一个专业领域,管理类也有两个不同的方向,即技术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

你可以认为职业经理人是技术管理者的更成熟阶段,但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选择。

技术管理者这个方向很自然,就是从工程师到技术团队的一线经理,再慢慢做到部门经理等二线经理,然后是某个大技术体系或整个技术部的技术副总裁,如果还包括产品设计等所有产品交付类团队,就成为了一个常规意义的CTO.但总体上都是技术管理者,另一个方向是职业经理人。

之所以叫职业经理人,是他不限于管理技术类团队,往往负责的是一个完整的业务。

很像是这个业务的CEO,有些公司也会叫GM.这个决策并不限定在具体一个业务,还可以根据公司需要去负责一个新业务。

迁移性比较强,比较接近我们所常说的职业经理人。

这样的管理者会关心一个业务经营的方方面面,但本质还是公司高管在公司整体框架下工作。

创业类对于技术人来说也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作为创始人牵头创业,做领头羊创业成功后,就成为我们所说的企业家。

在李彦宏、马化腾、周鸿祎等,这些都是技术人牵头创业的典范。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服务这些技术方向的大热,也催生出很多技术出身的CEO,在自己的技术领域里开疆拓土,灰斥方遒。

神策数据的CEO桑文峰,就是我们老知道人在这个方向上的佼佼者。

另一个方向是作为技术合伙人或技术高管全盘负责公司的技术,以技术管理为公司安邦定国。

几乎每一个成功的创业公司都有那么一个强有力的角色。

比如互联网第二梯队的TMD中头条的杨振源、美团的慕容军、滴滴的张博,都是这个方向上的优秀代表。

而且可以小小自豪一下的是,他们都是曾经的老摆渡人,其中荣军还是百渡之道的元老之一。

显然,这个方向上的成功案例不仅于此,大部分独角兽的公司背后都有一个强有力的技术高管你可能会问,这个技术合伙人的方向和技术管理者的方向有什么区别吗?看上去都是技术高管,但区别其实还是很大的。

主要在于你是从公司早期就共同创业,做到高管的,还是你只是在一家比较成熟的公司做高管的这是两条很不同的路。

其中前者的核心是共同创业。

这里我列举的都是创业比较成功的案例,是为了方便你理解和认知。

而现实中大部分的创业都是尚未成功的。

所以大部分技术合伙人面临的是创业团队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他们在大部分时间内都不是技术高管,而是共同创业者较成熟。

公司的技术高管则不同,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技术管理工作方式方法和创业公司差别是很大的。

所以这其实是非常不同的两个职业方向。

你可能还会问,为什么要把创业者和技术合伙人区分为两个方向的,他们不都怀着创业的心态吗?我想说,我分开来讲的原因是这两个角色对人的要求的差异是相当大的。

因为他们的职责差异很大,所以他们的技能清单差异也很大。

因此我将其分为两个方向。

顾问类的两个方向离得有点远。

一个方向是投资顾问,也就是做投资人,有做投前的,也有做投后的。

基于对一个创业团队和项目的完整判断,从外围以资本运作和投后服务来支持创业公司发展。

他们在做投资人之前,往往都有着相当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宽广的事业和敏锐的洞察力。

比如百度风投的齐玉杰、清流资本的王梦秋和陈月敏,之前都是百度的高管,都曾经直接或间接管理过百度指导团队,他们也都曾经是百度的工程师,典型的技术人。

另外一个方向是管理顾问,也就是提供培训、咨询服务、偏人力发展和团队建设。

这个方向是通过支持管理者和HR来支持公司的发展,往往以多年的管理经验、管理理论、教练技术和培训经验为依托。

目前这个方向的人是最少的,好像只有我在做。

而且一年前我还是创业公司的技术高管。

而五年前,我是百度的一名部门经理,上面的就是十年前的老指导人。

在十年后的职业发展情况,你可能会问,除了上述八个方向,还有没有其他的发展路径呢?比如技术网红、技术媒体人以及各种断崖式转行、专职理财、继承家业、全职奶爸、奶妈周游世界等等。

这些情况太偶然,很难借鉴。

所以不在我们的探讨范围内,你是不是会很好奇这二十个人的分布情况会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各个方向的占比。

其中,技术类中架构师方向占比百分之十,技术专家科学家方向占比百分之五。

管理类中,技术管理者方向占比百分之三十,职业经理人方向占比百分之五。

创业类创始人方向占比百分之十,技术合伙人方向占比百分之二十五。

顾问类投资人方向占比百分之十,管理咨询师教练方向占比百分之五。

综合这些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如下三个特点,一、整体分布情况比较分散,大家十年后都有了自己的选择。

二、技术管理者和创业公司的技术合伙人相对集中,两个方向加起来超过一半。

三十年后仍坚持做技术的比例比较低,在百分之二十左右。

当然,这个样本集用于说明整个互联网领域技术人的发展情况,显然是不能完全代表的。

但是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你一些感性认知供你参考。

你可能会问,不同的发展方向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和积累呢?对此,我罗列了各个发展方向上的技能清单,详细内容可参见文中表格,这些技能清单用的都是很大的词。

听起来可能有些笼统,我理一下大体的逻辑是开始你作为工程师需要有很好的技术实操能力,这是作为工程师的职业素质。

慢慢的,随着你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你会提升整体架构的能力,成为一名架构师。

而如果你对某个专业领域的技术越来越专精,你会成为一名技术专家或科学家。

当然,你也可以不断拓展自己项目管理能力和带团队的能力。

这样你就会成为越来越高级的技术管理者,也可以去创业公司做技术合伙人。

当你越来越关注行业发展商业逻辑,公司经营就慢慢拥有了职业经理人和公司创始人的视角。

当越来越关注资本运作和资本产生的价值,你会从投资人的角度去看待各行各业和整个社会。

这里我是按照视角的迁移和能力的扩展来阐述整个过程的。

但是作为每个人的职业发展,却并不需要完全沿着这个过程,也并没有越后者越高级的说法。

最终你会停留在自己喜欢和认同的角色上,这个就是最好的。

但是无论你走哪条路上,你都会发现有些能力是共通的。

比如规划、带人、沟通执行等管理能力,覆盖了全部八个方向。

因此,这里你还需要区分技术管理能力和技术管理岗位这两个概念吗?你可能出于兴趣、能遇等各种原因,不会去选择做技术管理岗位。

但是,管理作为一项综合能力,是你未来的职业发展所不可回避的,至少你都需要和管理者合作。

只不过因为你的角色不同,需要掌握的程度不同。

总之,对于技术人来说,无论你是否做技术管理岗,你所有的职业发展都会围绕着技术和管理。

这两条腿在走路,一条腿是走不远的。

所以你现在知道多年前的那些工程师是如何迈着两条腿走向远方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