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入门课_01_开篇词_拍了十三年照片我还是个小白

你好,我是小麦,目前是一个靠拍照片糊口的人。

那在正式上课之前呢,我想先聊一聊,我是怎么就开始拍照片了。

回顾一下,昨天才能更明白今天发生的很多事儿。

我爸是搞音乐的,我大大是做音箱的。

我爷爷给我大大设计图纸,我妈在怀我的时候,每天都会弹钢琴。

所以按理说我应该走上这个音乐的道路,但可能我胎教的时候,听我妈弹的破曲子太多了吧,导致我小时候就不是特别喜欢音乐,再加上我们家又特别开放,特别自由。

我说不想学琴了,他们就把琴给卖了,基本上就断送了我这个当音乐家的前程。

但随着我长大,受家里的氛围影响,音乐还是慢慢的变成了我非常重要的一大爱好。

连同书啊、电影啊这些啊,我曾经还有一段时间非常的喜欢爬山和骑自行车,但说来归去。

这些都属于嗯输入型的爱好,主要还是帮我扩展了视野,强健的体魄。

它不涉及输出,也没有任何个人化的表达,没有创造性的融入。

那时候我家里人在声音之外,对影像也非常关注。

这两人其实本来就很难分家嘛,所以我是一九八九年出生的,但还是赶上了这个录像带的这个尾声,就是全家人坐在一起看录像带电影啊、纪录片啊什么的。

后来就有了VCD和DVD等,更追求画质和音质了。

以后呢,又有了DVD五和DVD九这些东西看多了以后,很自然的就想自己拍嘛。

我家里人也喜欢鼓的这些东西,自己买录像机,就以前装录像带的那种,后来还有小DV什么的。

至于照相,那就是从海鸥的双反到柯达的傻瓜相机,再到单反,我从小就拿着这些东西瞎玩,所以对影像记录这件事儿就不是很陌生。

大概高二的时候,我后爸买了一台尼康的d三百,配了一个幺八二百,就是那种一境走天下的狗头,他买完以后自己还没怎么用呢,我就给抢过来了。

我当时拿着那相机,除了对焦和摁快门之外,什么都不懂,就用p档自动挡嘛,一通傻拍。

就因为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比较熟悉那种记录性的照片了。

所以从一开始我现在是走上了一条杀马特的拍摄之路,文稿里放了几张照片,可以去看一看。

那在拍过很多愚蠢的照片之后呢,我才慢慢的开始拍正常的照片。

喜欢拍人像家里人啊,同学朋友,还有包括那种呃特别正经的自拍。

我大学毕业以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去了迪士尼,当时呢给孩子们拍了很多照片。

其实最开始拍他们的时候也不是那么自发的,不完全是因为自己想拍,而是因为拍照片是我那个职位的一项岗位职责。

当我一正经拍上每天持续不断的拍摄,就发现这是超级有意思。

它不再是一种生活的调味剂了,它变成了生活的必需品,我就特喜欢我拍它越喜欢。

尤其是在身边的人说我拍的挺好的时候,正反馈满足了我的虚荣心,让我对拍照片有了巨大的热情。

即便那时候,我依然对摄影的专业知识一无所知。

再往后就是我买了自己的相机。

在二零一六年的时候,索尼阿尔法七r二加上镜头小三万块钱,因为是大件儿,所以我就硬着头皮非常非常仔细的读完了那个几百页的说明书。

另外那个时候我在锤子科技正好被调岗到影像部门,在从事主观调教和客观测试。

这部分工作之余,我也开始系统的学一些专业性的知识了。

当年的部门老大西野送了我一套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的系列教材,在摄影室到相机构造到镜头、光学原理到曝光构图色彩。

这时候我才对拍照片正经的有了一点点认知。

因为买了相机嘛,为了不糟践好东西,所以我就挂着相机。

揣着那么一点沾沾自喜的小知识,整天在大马路上溜溜达哒的搞街拍。

有关摄影技术的一切,知道了和懂了不是同一个概念,懂了和会了也不是同一个概念,会了和熟练了,又不是同一个概念,熟练了和再也不用考虑了,更不是同一个概念。

而当时的我只停留在知道了和有点懂了这个层面上,所以没有任何进步。

再后来我从锤子科技出来,失业状态,也没有再想去哪家公司。

所以一拍大腿就决定要用拍照片养活自己了,由此踏上了一条地狱之旅。

那文稿里我没给地狱之旅这四个字套引号。

因为是是真地,最开开始非常非常困难,没有组组的样儿,可以给潜在的客户展示。

又加上我之前本来就喜欢整天瞎拍嘛,所以呃即便努力尝试着做了一些宣传,但大家都以为我还在拍着玩,不觉得我是要靠这事儿吃饭了。

所以我就只能找身边的朋友免费给他们拍积累样片儿,然后不间断的反复宣呼说啊,我要吃饭,我要吃饭,最开始都是最难,难道每个月都要管朋友借钱?用我的话说,就是一直被好朋友们包养着,是又完全不知道能还钱的那一天到底什么时候可以来。

我在二零一八年四月份拜到了沿路的门下,呃,我狐假虎威一下,我老师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特邀摄影师。

那拜师以后,我从技术到意识,有了过去十年自由拍照片阶段,从没有过的进步,从这儿开始,再加上前面一年多经验和市场的积累,我才终于能像个正常的社会人一样活着了。

我一直不愿意开课,也没有特别正经的对外聊过拍照片这件事儿。

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还是什么都不知道。

但极刻时间的两周年基本正好是我的三十岁生日,就差了一天。

所以我想在这个时间,在这个平台走出舒适圈,做一些我一直不愿意做或者说不敢做的事儿。

回顾我跟拍照片这件事儿有关的这十三年,我承认兴趣很重要。

但事实是十年的胡拍比不上三年的正经拍。

所以做这个课的时候,我也纠结过,到底应该先培养兴趣,还是应该先打基础。

但知道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呃摄影课非常速成,零碎的讲一些实操的小技巧。

短时间内呢大家会觉得自己的摄影技术有提高,知道了一些构图方法呀,知道了一些调色参数啊,知道了一些相机或手机相机的功能。

但这就基本像我前十年胡拍的时候一样,我我我我我那样坚持着拍了十年的,其实到头来还是个新手,还是个摄影爱好者。

这让我想到另外一件事儿,我小时候学琴,通常是听到一个曲子觉得好听,然后就练那个曲子。

我爸就跟我说,还是应该先练基本功,一旦基本功学通了之后,学曲子很容易。

现在如果练这个曲子,克服这个技术问题,练那个曲子,克服那个技术问题,其实会比一上来就直接练基本功要慢太多,然后我就烦了,就不爱学了。

最后就像我最开始说的,我们家特别开放,特别自由,他们就把琴卖了,导致我现在就非常后悔。

所以我坚定了一下信念,也跟我这个课的合作伙伴lufers共同商议了一下决定先从最基础、最枯燥的东西讲起,不要那么功利,不要那么急躁。

我知道这样的课注定不会比速成班更招人喜欢。

但我们一致认为,这样的课从长期来看反而更实用。

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开课,我个人是很重视的,所以我找来露fers当合作伙伴。

我们俩取长补短,还找来了我的设计师伙伴贺野绘制课件里需要用到的示意图。

另外还找来了专精手机摄影的趣歌,呃,贡献了两课关于手机摄影后期的内容。

最后这课我零星的拿给我老师看过一些,他说还行。

所以在质量上我相信应该是说得过去的,请广大市民放心订阅。

那么下面我来具体的说一说咱们的课程安排,我会从摄影史讲起。

本来我不太想讲历史,但我老师说如果想拍好照片,必须要了解摄影史。

露夫斯呢把这句话反过来又说了一遍,他说如果不了解摄影史,就拍不好照片。

另外我当时把历史这两节课的草稿拿给几个朋友看,他们都说非常感兴趣。

在这种强大的不可阻挡的民意面前,我可此的屈服了吧。

哼那既然要讲,我就是说尽可能的讲的好一点嘛,所以我就又重新把六百多页的世界摄影史看了一遍。

我用我consuper的痛苦给你浓缩。

总结出了两课摄影史的素懒,希望能让你对摄影发展和摄影创作这两件事儿有个基本的认知。

接下来就是非常枯燥,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我们会详细讲解光圈、快门isoo使用这三大件还会说到镜头,包括各种焦段及其用途和成像风格,然后就是相机的选择和购买建议。

我们会聊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一些什么相机,什么相机才是最好的相机。

最后说回到照片,我们会跟你好好的聊一聊,应该怎么看照片什么?照上是好照片,什么照片是蠢,照片怎么识别?行业里那些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很蠢的照照片,争争取能让你搞清楚这些个看起来不太容易有答案的问题。

第三部分是实操,从光讲起,因为光在摄影里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所以我们会连讲三节紧跟着是四种常见拍摄题材的答疑解惑,静物人物风光和节拍。

虽然我们会讲到技术性的操作,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聊一聊这种常常拍摄题材背后的逻辑。

辑理念念按理说实操部分应该有后期修图的知识,但如果要聊,后期可聊的就太多了,不太符合这门课的架构。

而且我希望你在学习完这期课之后呢,每次拍照片的时候都能以前期拍好为标准,而不是靠后期修图。

所以实操部分不会涉及到电脑端专业的后期知识。

虽然没有专业有兜笔套件的相关知识,但考虑到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大部分人平常用手机拍照片的机会,一定比用相机拍照片的机会多。

再加上手机上一些非常优秀的后期软件也慢慢普及开来了。

上手很简单,用好了,效果又很惊人,大家都愿意尝试,所以我会请趣哥给你来两节。

手机摄影后期的内容分别是visco和snapsea这两个高品质app的用法。

最后一节课我们会纠缠着的,同时又抛开前面讲过的一切,我们要聊一聊,继承了又摆脱了传统的摄影,还能往哪儿走?开篇词的。

最后按常理放一些我露fers和去哥的照片,让你知道组团开这门课的这几个人。

目前大概都在什么段位晃荡呢?能不能让你特别信服的订阅这门课,就看最后这一趴了。

文稿里有图,我十二张露fers十二张去哥十二张去哥的照片都是用手机拍的,可以去看,下面就要正式进入课程了。

二、十节课看着不多,而且我们说这是入门课,但其实掌握起来会非常吃力,会非常吃力。

所以我建议你手边备一台相机,我讲到哪儿呢?你就跟着拧一拧,摁一摁。

就像我看相机说明书的时候一样,那么厚,那么多功能。

如果光看一遍,其实什么都记不住,我就是跟着说明书它讲哪个功能,我就试一试那个功能,看看那功能到底能干嘛。

虽然有很多功能我都用不到,但至少我能筛选出来。

我想用的功能在日后拍照片的过程中呢,我就能呃经常的用一用,用一用就会慢慢熟悉起来,然后那个功能才能真正的为我所用。

除了跟着这门说明书一样的课试一试相机之外,我很希望你能真的去拍一拍很多东西,看起来简单,道理都明白,但只有真正去拍,才能发现难点,而只有发现了难点,才能谈怎么解决。

而只有都解决了,才能开始靠大量练习,熟练掌握技术要点,最后才能形成肌肉记忆。

手里和眼睛里都特别利索,课里面会提到一个观点,说很多时候拍照片靠的都是直觉,根本没有机会过多思考,拍照片是门手艺。

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它就是个技术工种,我们需要那些肌肉记忆。

如果你不去多拍是不可能掌握的。

所以往看多拍,多想,我们往后慢慢说,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