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入门课_04_03_光圈与景深拍照片可以不对焦

你好,我是小麦。

今天这节课我会带你了解相机操作的第一个基本概念。

光圈让你知道光圈是什么?它是怎么影响我们的拍摄结果的,我们又该怎么掌握它,并由此展开到对景深这个概念的探讨。

在学习完这节课以后呢,你会彻底搞清楚那些摄影师是怎么仅靠调节光圈,就能让眼前明亮刺眼的画面变成柔和昏暗的、成片的,还有那些背景虚化的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那我们先来一起看一看光圈是什么。

在IOS七之前,iphone的相机UI是这样的,相机启动一些小叶片旋转着打开摁下快门,这些小叶片又旋转着合上,搞得很多人都觉得相机里的快门长这样。

事实上,这也确实是快门,是由于结构的一种叫镜尖快门。

但目前市面上我们常见的相机的快门都不长这样了。

更何况现在应该也没有有快门机械结构的手机相机了,手机相机用的都是呃电子快门。

所以从IOS七开始,当IOS不再执着于拟物风格的UI了,这个动画效果就被拿掉了。

但这些小叶片曾经给我造成过困惑,我相信还会有其他人跟我有一样的误解,那就是得只有快快门才长这样。

以至于之后见到这个光圈的时候,误以光光圈快快,因为光圈圈是这个叶片结构。

虽虽然我们现在已经用镜镜镜快门这种叶片结构的快儿了,但我们常用的相机里还有另一组不得不用的叶片结构,那就是光圈叫apple ch.但圈是镜头里用来控制镜头孔径大小的部件,它和快门协同工作,控制进光量。

对于一枚成品镜头来说,我们不能随便改变这个镜头本身的直径,但我们可以在镜头里放一些多边形的叶片,让它它们围成一个圈儿,中间留一个孔。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收缩幅度,以控制中间镜头的大小,然后以此控制镜头的通光量。

孔越小,通过的光自然就越少,相机的感光元件因为接收到的光少了,画面就会越暗。

反之,孔越大通光量越大,画面也就会越亮。

我们通常用f值来表示光圈大小,它的计算方式是f值等于镜头的焦距除以光圈的口径,但这个公式并不重要。

你只需要记住f值小的是大光圈,f值大的是小光圈就可以了。

这节课开始就有赫爷画的示意插图了,非常好看也非常重要。

所以一定要打开文稿,看光圈,除了可以控制通光量,它也可以控制景深。

相机在完成对焦以后,其实不光焦点上的物体是清晰的。

焦点前后一段距离内的物体也是清晰的,而这个距离范围就是景深。

比如说我用一枚五十毫米焦段的镜头,在光圈f四的情况下拍摄距离我一米五远的东西,我把对焦点设置在一米五上,但不仅仅正好在一米五这个点上的东西是清晰的。

在距离我一米四到一米六这个距离范围内的东西也同样会是清晰的。

而这二十厘米的距离范围就是景深,在不考虑镜头焦段的情况,下同一枚镜头,光圈越大,景深就越浅。

也就是说,照片中清晰的范围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也就是说,照片中清晰的范围越大。

我们常说的什么背景虚化,其实就是大光圈搞出来的。

好多人最早买相机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拍出那种照片虚化,这个东西对大家有着特别的吸引力。

原因就在于它不同于我们日常的视觉体验,还能让我们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除了让背景虚化、有创意的摄影师,也会利用景深的原理,让前景虚化作为创意手段。

总而言之,一个合格的摄影师可以恰当利用镜头虚化。

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主动控制虚化范围来拍摄独特的作品。

如今,各路手机的相机app里也都有了人像模式,或者说叫这个大光圈模式,靠算法模拟光学虚化,以制造柔美的视觉效果。

但不得不说,虚化原本只是相机镜头的一种光学特性,而如今大家对它过分的追求让虚化变成了一股妖风,也让越来越多的糖水片大行其道。

虽然大光圈被无数职业摄影师所厌恶,但依然有很多惯用大光圈的摄影师利用这个特性拍出了好多优秀的作品,比如穿内轮子。

呃,我们上节课提到过哈,它会巧妙的利用背景虚化,突出拍摄主体而足够近的距离,也会诱导观众去关注被摄物体更细微的纹理、质感、形状这些东西。

然后利用大家对这些内容的关注来传达自己细微温柔童真之类的情绪。

应该说,背景虚化从来不是单纯的为了屏蔽画面中的干扰因素而存在的虚化的背景本身也要作为画面中的一部分进入到我们的考量范围。

在穿内轮子的照片里,我们能清楚的发现,虚化掉的背景更像是纯净的色块,让画面更加简洁。

但对于新闻摄影或计时摄影来说,小光圈可以说是标配,因为摄影师首先要保证的就是画面内容的完整性,该拍到的东西一定都要拍到。

这自然导致了摄影师会选择小光圈,没有那么多虚化。

从前到后通通透透清清拍摄,比如布列松、卡帕、扣达卡这些计时系的摄影师。

在知道了景深的知识以后呢,我们就可以讲一讲景深陷阱这个概念了。

景深陷阱也叫陷阱,对焦指的是啊这个概念有点长。

我们慢慢说,指的是在手动对焦的情况下,提前预估被摄主体跟相机之间的距离,利用镜头小光圈所带来的更大的景深范围。

在被摄主体进入到这个景深范围的时候,不需要在临时对焦而直接进行拍摄。

比如我用一枚二十八毫米的镜头,f十六的小光圈,把对焦点提前设置在距离我一米五远的地方。

由于二十八毫米镜头在光圈f十六的时候,本身自带的景深范围是零点八米,也就是八十厘米到十五米。

也就是说,尽管我的焦点设置在了距离我一米五远的那个点上,但实际拍摄的时候,所有落在零点八米到十五米,这个距离范围内的东西都是清晰的。

因此我根本不用花时间让相机进行对焦。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实际拍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完全省略内对焦这个环节,只需要利用景深范围内,所有物体都是清晰的。

这个光学特性就可以提前构图,可以手起刀落,在可以拍摄。

而不用半按快门等待相机自动对焦,在快的自动对焦,也没有不对焦,快实话是吧?实际拍摄的时候,哪怕零点一秒的耽搁,都会让你眼睁睁的看着画面。

转瞬机景景深陷阱是所有熟练掌握相机操作的。

摄影师,在拍摄的时候,常用的技术手段只需要提前设置好光圈,就可以专注于构图,等待拍摄时机,到时候直接按快门,不用再担心照片是否合焦。

为了保证足够大的景深范围,小光圈自然也就是陷阱对焦的标配。

说到景深陷阱,自然就要提到景深标尺。

我们怎么能知道在设置好光圈和对焦点以后,我能得到的景深范围究竟是多少呢?不知道你在用相机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相机镜头上有这么一个标尺,一般是三排数字加一个刻度标尺,上面两排数字是距离标尺,以英质单位制的英尺和国际单位制的米做标注,他们同时指带对焦距离和景深。

你跟英尺熟,你就看英尺,你跟米熟,你就看米。

剩下那一个有刻度的数字标示的就是在相应光圈下的景深范围文稿里给了一张例图。

我们来看一看景深标尺的具体用法。

景深标尺的用法是先看刻度尺上的主刻度主刻度指向的正上方表示当前的对焦距离多少英尺或多少米。

而对焦距离的正上方表示当前的光圈值。

那我们先要确定这个光圈值是多少,然后在主刻度上找到同样光圈值的这个左右两个刻度。

这两个刻度对应的上方数值就是景深范围。

比如这是一枚莱卡的这个三十五毫米焦段的镜头,它上面刻着景深标尺。

这枚镜头光圈开在f五点六,对焦点设置在了无穷远观察。

景深标尺可知光圈开在f五点六的时候,大概七点五米到无穷远都是清晰的景深范围。

再细致一点的说,先看光圈分设置在了这个f五点六上,再看对焦距离设置在了无穷远上。

接着看最下面的这个标尺,有俩五点六,这俩五点六的标尺指向了上面的这个距离数值。

最后看左边的五点六基本指向了五米和十米的这个正中间。

那我们可以认为那大概是七点五米,右边的五点六呢指在了这个无穷远的右边,也就是说大于无穷远。

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枚镜头在光圈f五点六对焦距离设置在了无穷远的情况下,景深范围是七点五米到无穷远。

景深标尺常用在旁轴相机上,这是徕卡的主要贡献之一。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量的计时摄影师惯用徕卡的原因。

因为景深范围直观。

可见,虽然现在各大相机厂商在自动对焦的速度和精度这两块下来很大的功夫,比如索尼的阿尔法七r四五百六十七个相位,对焦点,四百二十五个对比度检测对焦点全时眼控对焦,但最快的对焦速度零点几秒,但很多时候我们差的就是那零点几秒,就是那半快门等待相机自动合焦的瞬间。

我们经常会说,一旦你看见了,你就拍不到了,说的就是这零点几秒的事儿。

拍小动物,拍孩子抓拍人,脸上瞬息万变的表情神态,还有人物的动作和体态,没有那零点几秒的对焦时间给你留着,你看见的一切都会转瞬即逝。

所以这个时候景深陷阱就变得非常好用了。

拍照片拍到最后经常靠的是直觉。

这个直觉来自于长时间的视觉训练。

可能一刹那间,你的大脑就会告诉你,眼前出现的这个画面构图是正确的,取景器里的元素都在他们应该在的位置上了。

而在这个时候,你根本不会有时间再去慢慢思考,慢慢构图,慢慢调整光圈,然后慢慢对焦。

在你熟练掌握景深陷阱的用法以后呢,你只需要心无旁骛的时刻关注取景器。

当你觉得取景器里的一切都对了,或者说在你预判取景器里的一切,马上就要都对了的时候,直接一下快门,就不会再有错失机会和画面的烦恼了。

总结一下,在今天这节课里,我们讲了光圈、景深,还有景深陷阱。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f值越大,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小,光面越暗光深越大。

也就是说画面越清晰,但光值越小呢。

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越亮,景深越浅,也就是说背景会模糊。

虽然光圈大小会直接影响景深,但影响景深范围的不仅仅只有光圈这一个因素,其他还包括物距画幅和镜头。

焦段画幅就是感光元件的大小。

物距指的是相机离物体的距离。

物距越近,快门也就越浅,这跟人眼的自然视觉是一样的。

想想看,你在盯着一个东西的时候,是不是离它越近,在它之外的东西就会变得越模糊,对吧?那关于画幅,我们在后面的课程专门讲到相机的时候,会重点说一说它是怎么影响景深的这节课,就暂且先不说了。

至于焦段是如何影响景深的,不同焦段又有什么不同的用法。

那就是我们下节课要讨论的内容了。

在完成下节课的内容学习以后,我相信会解决一切你在选择和使用镜头方面的纠结和苦恼。

这节课后有三个小练习。

第一个是在isol快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使用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分别对同一个画面进行拍摄,观察两张照片的明暗变化。

第二个练习使用相机的光圈优先模式,也就是那个相机拨盘上的a档或者是叫AV档。

那在is o不变的情况下,使用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分别对同一个画面进行拍摄,观察两张照片的景深变化。

那第三个小练习是在光照条件充足的情况下,把光圈固定设置在f八以上,尝试使用景深陷阱。

在不进行对焦的情况下,到户外进行拍摄抓拍,接上转瞬即逝的画面。

如果拍到了,可以贴在评论里,那我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