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赟的技术管理课_06_05_当我们给别人提意见时要注意些什么

你好,我是朱云。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当我们给别人提意见时要注意些什么?工作中相信你一定有听同事展示和汇报产品项目报告等工作成果的经历。

他们在说完之后啊,多半会表示有意见,尽管提。

但是这个时候如果你特别老实,真的砸了一堆负面意见,过去换来的很可能是不欢而散。

如果你的意见当中还包含了很多语气,祝词,估计还会引发争执。

因此呢,即使是最好的意见,最客观的表达,如果传递方式不合理,也很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提意见显然是一门艺术。

首先,撇开具体意见是什么?不提,你在听到别人提意见时有没有过这样的反应?第一,我知道这个方面我还有待加强,但你也不用老说吧。

第二,为什么要在公开场合提意见,让我下不来台?第三,就凭你,你连某某某都做不好,凭什么对我指手画脚?第四,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吗?第五,我什么时候这样了?我怎么不觉得现在试想一下,当你给别人提意见的时候,你的好意又会不会引起以上的心理反应呢?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对于负面的反馈和意见,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有些排斥感。

如果周围有个人总是给你指出毛病,你慢慢就会避免和他合作或交流。

虽然这种行为可能只是你的潜意识在作怪。

如果一个人给你的反馈,百分之八十是正面的,另外百分之二十是负面的。

人的潜意识会接受这个比例,不会产生这个人怎么总是挑我刺儿这样的感觉。

但是一旦超过了这个比例,就很容易产生抵触感。

因此给别人提意见,需要很小心的去处理。

不论对方是你的评级,下级还是上级,哪怕对方是鼓励你对他畅所欲言,也不要产生你小子也有今天的感觉,比后毫无克制的把所有自己认为他不够好的地方,一股脑的全抛出来。

这样的效果远远不如把意见的重点放在一个客观的、可改进的方面上,并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

比如具体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首先要思考自己是不是合适提这个意见,也就是说对方会不会产生,就凭你这样的逆反心理,比如两个级别差不多的同事,一个资格稍微老些,于是常常拿自己做事的方式去教育另一个人给他提意见。

而偏偏对方并不是很敬佩这个人,此时他们就可能会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上产生争执。

其实工作中类似事件常有发生,其实两个人技术水平明显有高低之分,大部分时候也会和睦相处,因为水平略低的一方比较容易服气。

如果是两个各方面水平都差不多的人合作,大家都能放平自己,心态一般会相安无事。

而偏偏是两者水平差不多,而好一点的一方又自视甚高,就容易出现问题了。

所以,在工作中适当放低姿态,往往更容易获得尊重。

不要总是试图居高临下的提意见,尤其是你在对方心里还没有建立任何信任和威信的时候,不要贸然的给别人提负面意见。

其次,提意见要讲究合适的时机。

这里说的时机不是只提意见的场合,而是指你想给出意见的问题,是不是一种定势?通常情况下,如果看到别人初次犯了一个错误,没必要上纲上线。

你可以等一等,看他会不会自己改过来,或者稍微提醒一下,让对方注意到这件事。

第者委婉的引导对方去关注和思考。

如果你发现某个问题已经多次出现,可能就是直接点出来的时候了,直接给出意见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地点很重要,尽量找个安静的地方避开其他人。

第二,可能的话,稍微用几句闲聊来导入正题。

第三,提意见的时候,语气不应该是责备,而是描述问题。

第四,不要加入太多。

个人感觉,观点和情绪避免使用一些,你总是你从来都这样的评价,有效讨论,需要的是心平气和,可以客观的去说你观察到或者了解到的问题。

比如在什么情况下,对方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为什么你觉得可以改进?这种讨论不是为了说服或者被说服,本身不是为了争刚下讨论,是为了增进对讨论主体的认识,引发思考,寻找可能存在问题的最优解。

提意见其实是门聊天的技术如何处理,个人要根据具体情况以及和对方的关系来调整,最后多夸夸对方做的好的地方,多给予正向反馈。

很多时候正向反馈能更好的帮助对方成长。

表扬的力量永远大于批评。

他会试图把事情做得更好,正向的沟通还能帮助你与对方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让你们的未来合作更为顺畅和有效。

总结一下,今天主要说了给别人提意见的时候应该注意的地方。

第一,大部分人对于意见都有排斥感,需要很小心的去处理。

毫无节制的意见,远不如把意见的重点放在一个客观、可改进的方面,更有效果。

第二,提意见的时候,要想清楚自己是不是提这个意见的合适人选。

在工作当中适当的放低姿态,不要总是居高临下的提意见,往往更容易获得尊重。

第三,提意见要讲究合适的时机,最好的方式是引导对方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第四,直接提意见。

要找合适的场所,讨论不是为了争高下,应该保持心平气和的心态,找出问题的最优解才是最重要的,要避免使用带情绪的用词。

第五,多夸夸对方做的好的地方,正向反馈会更好的帮助对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