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耳听风_118_加餐_谈谈我的三观
你好,我是神浩网名多尔多house.也许是人到了四十多了才敢写这么大的命题。
不过呢我还是想把我的想法记录下来,算是对我思考的一个快照给未来的。
我呢看一看,我想这节课要么被未来的我打脸,要么呢打未来的我的脸。
但是不管怎么样,我觉得对自己来说都很有意义。
我在标题中提到的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世界观呢代表你是怎么看这个世界的是左还是右,是激进还是保守,是理想,还是现实?是乐观还是悲观人生观呢?代表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成为有钱人,还是成为人生的体验者?是成为老师,还是成为行业的专家?是成为有思想的人,还是成为有创造力的人?而价值观呢代表你觉得什么?对你来说更重要是名是利是过程,还是结果?是付出还是索取,是国家还是自己是家庭,还是职业?那人的三观呢其实是会变的。
回顾一下我的过去啊,我感觉我的三观呢至少在这几个阶段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分别是学生时代刚走上社会的年轻时代,三十岁之后还有现在嗯估计其他人也都差不多吧。
学生时代的三观呢更多是学校给的,用各种标准答案给的那刚走上社会之后呢,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儿。
但是呢学生时代的三观啊已经在思想中根深蒂固了,以至于三观开始分裂,内心开始挣扎。
在三十岁之后呢,不如意的事越来越多,对社会呢越来越了解。
那在一些人呢趋从现实,有些人不服输,继续奋斗。
还有一些人呢展露才能开始影响生,会有这个候啊我们分裂的三观开始收敛。
而我呢属于还在继续奋斗的人。
那到到四十岁的时候啊,经历过的事儿太多,那现留给自己的时间啊不多了,世界太复杂,还有好多事儿没做,发现自己啊变得与世无争,也变得更加自我。
那那在年岁的时候呢,我对世界上的一些国家有很深的偏见,也对各个国家之间的不公平现象感到非常愤怒。
但是呢在后来因为有各种机会出国长时间的生活和工作,我呢到过加拿大、英国、美国,还有日本等等国家。
那随着自己经历的丰富和眼界的开阔,我自己的三观呢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发现啊有些事儿并不像自己一开始所认识的那样,我深深的感觉到要有一个好的世界观呢,你需要亲身去经历和体会这个世界。
而不是光听别人怎么说。
所以到现在啊,我也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国与国之间硬要比个你高,我低硬要分个高下,争个输赢。
世界都已经发展到全球化的阶段了,很多产品呢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了。
我举个例子,一部手机中的元件可能来自全世界数十个国家,我们已经说不清楚一部手机究竟是哪个国家生产的了。
那既然整个世界都在以一种合作共赢的姿态来运作,那我们就认准自己的位置,拥抱世界,持续的向先进国家学习。
互惠互利不好吗?我对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态度呢就是有礼有节,不卑不亢。
对待外国人有礼貌,但是呢也要有节气,既不卑躬屈膝,也不趾高气昂。
那整体而言,我并不觉得我们比国外有多差,也不觉得我们比国外有多好,我们还在成长,还需要帮助与协作。
俗话说,四海之内皆兄弟,无论在哪个国家,在老百姓的世界里,哪有那么多矛盾,有机会多出去走一走,多结交几个其他民族的朋友。
你会觉得在友善和包容的环境之下,你的心情和生活呢可以更好。
你可能会说啊,不是我们不想这样,是别的国家呢不容许我们发展。
但老实说呢,大的层面我也感觉不到。
但是就我所在的互联网计算机行业而言呢,我觉得世界的开放性在变得越来越好。
开源项目空前的繁荣,互联网文化呢也空前的开放。
在计算机和互联网行业呢,我们享受了太多的开源和开放的红利。
呃,要是别人不开放,我们可能会在很多领域继续落后数十年。
那随着自己的经历越来越多,我也发现这个世界啊越来越复杂,自己呢越来越渺小。
这个世界有他自己的运作规律和方法,还有很多事情超出了我能理解的范围,更超出了我能控制的范围。
那我现在呢更多关心的是和我生活相关的东西。
比如说上网、教育、医疗、食品、治安、税务、旅游、收入、物价,还有个人权益、个人隐私啊等等。
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几十年呢,我们的国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那这一点啊也让我感到非常开心和自豪。
因此呢我还要继续努力,不断的提高自己。
只有这样,当我面对那些我们无法改变无法影响的事情的时候呢,才能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在网上与别人争论观点或者事情,我觉得越来越无聊。
以前被怼了,一定要怼回去,可是现在呢不会了,视而不见并不是怕了。
是因为在我看来呢,网络上的争论啊大多数没有章法,并且逻辑混乱。
那有这么几个现象,第一就是很多讨论啊不是针对事儿,而是直接骂人,随意给人扣帽子。
第二呢就是非黑即白,你说这个不是黑的那他们呢就会把你画到白的那边。
第三呢就是漂移观点,把问题复杂化,东拉西扯、倾向附会,还扯出其他不相关的事儿来混淆。
那第四呢就是杠精,很多不关心你的整体观点,抓住一个小辫子就大做文章。
很明显啊,与其花时间教育这些人,不如花时间提升自己,让自己啊变得更优秀。
那这样呢就有更高的可能性去接触那些更聪明、更成功、更高层次的人。
因为一方面呢你改变不了他们,另一方面呢改变他们,对你自己啊也没什么意义,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让自己成长才有意义。
时间呢是宝贵的,而那些人啊根本不值得你浪费时间,你应该花时间去结交更聪明,更有素质的人,做更有价值的事儿。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妻子a诺罗斯福就说过great mines, discuss ideas, every mines, discuss events, small mines discuss people.意思呢就是伟人谈论想法,普通人谈论事件,而佣人谈论他人,把时间多放在一些想法上,对自己、对社会啊都是有意义的。
而把时间用来八卦别人说长道短,你呢既不可能改善自己的生活,也不会让你有所成长,更不会提升你的影响力。
你要记住你的影响力啊,不是你对别人说长道短的能力,而是体现在有多少人信赖你,并希望得到你的帮助。
因此啊多结交一些有想法的朋友,多把自己的想法付出实践,哪怕没有成功啊,你的人生也会比别人过得更有意义。
那如果你看过我以前的博客呢,你会发现一些吐槽性质的文章。
但是后面就再也没有了,我也不再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人做出评价。
因为人太复杂了,经历越多呢你就会发现你很难评价人,与其花时间在评论人和事上,不如花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来改善自己或者身边的环境。
所以呢我建议啊大家少一些对人的指责和批评,多通过一件事儿来引发你的思考。
想一想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有什么方法可以做的更好,有哪些呢?是可以自己添砖加瓦的。
你会发现,只要你坚持这么做,你个人的提升和对社会的价值啊会越来越大,你的影响力呢也会越来越大。
现在的我呢既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我更多时候啊是一个自由派,哪边都不站只站我自己。
教父里呢有这样的人生观,第一步,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第二步,要全力照顾好家人。
第三步,要尽可能帮助善良的人。
第四步呢是为族群发声,第五步,为国家争荣誉。
但事实上,作为一个男人,前两步成功啊,人生已经能算得上圆满,能做到第三步看成伟大而随意颠倒次序的那些人啊,一般也不值得信任。
那这个呢就是古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以啊在你我准备开始平天下的时候啊,也得先想一想自己的生活有没有过好家人照顾好了吗?身边有哪些事啊是自己力所能及可以去改善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提升自己,照顾好自己的家人,尽己所能帮助身边的人。
这样呢已经很不错了。
什么样的人干什么样的事儿,什么样的阶段做什么样的选择。
有人说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我深以为然而且啊我还觉得选择和决定比努力更难。
努力呢是认准了一件事之后啊,不停的发力,而决定要认准哪一件事,作为自己坚持和努力的方向,是令人彷徨和焦虑的。
面对人生呢,你每天都在做一个又一个的决定,在做一个又一个的选择。
有的决定大有的决定小。
而你的人生轨迹呢,就是沿着这一个一个的决定和选择走出来的。
我在二十四岁放弃房子,离开银行,到小公司上班的时候呢,就知道人生的选择是一个跷跷板,你选择这一头就不能坐上另一头。
选择呢是有代价的,而不选择的代价更大。
但择呢是要冒险的,选择你不敢冒险的时候啊,风险可能更大,选择是需要放弃的。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想一想,等你老了,回头看的时候,有好多事情在年轻的时候不敢做。
可你呢再也没有机会了,你就知道不敢选择不敢冒险的代价有多大了。
选择呢就是一种权衡,这世上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完美。
只要你想做事儿,有雄心壮志,你的人生呢就是一个坑,接着一个坑。
你所能做的呢就是找到你喜欢的方向跳坑。
而此呢你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因且呢还不能要的太多,这样呢你才好做选择。
否则呀影响决定的因子太多,决定呢就不好做,也做不好。
正如本节课开头说的那样,你是激进派还是保守派?你是喜欢领导还是喜欢跟从?你是注重长期还是注重短期?你是注重过程还是注重结果?你对这些东西的坚持和守护啊,成为了你的三观。
而你的三观呢影响着你的选择,你的选择呢影响着你的人生。
那接下来呢是一些大家经常在说,可能也是大多数人关心的问题。
就这些问题呢,我也谈一谈我的价值取向。
第一呢是挣钱,挣钱啊是一件大家都想做的事儿。
但是呢你得解决一个很核心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别人愿意给你钱?那对于挣钱这件事儿的看法,我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啊都没怎么变过。
那就是我更多关注怎么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值那个价钱,让别人愿意付钱。
另外呢我发现啊越是有能力的人,就越不计较一些短期得失,越计较短期得失的人呢,往往都是很平庸的人。
有能力的人呢不会关心自己的年终奖,得拿多少,会不会晋升他们呢?更关心自己的实力,有没有超过更多人,更关注自己长远的成长。
而不是一时的利益。
那聪明的人呢从不关心眼前的得失,不关心表面上的东西,他们更关心的呢是长期利益。
而关心长期利的人呢,一定不会是投机者,而是投资者。
投资者呢要把时间、精力和金钱都投资在能让自己成长与提升的地方。
能让自己施展本领与抱负的地方,他们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而投机者只会在职场溜须拍马,讨好领导。
在学习上呢追求速成,在投资上使用跟随策略,在创业上呢甚至会不择手段。
那当风险来临的时候啊,投机者是几乎没有任何抗风险能力的。
他们所谓的能力啊,只不过是因为形势好。
第二呢是技术,对于计算机技术来说啊,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但是呢我并不害怕要学的东西很多。
因为学习能力啊是一个好的工程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我啊不惧怕困难和挑战。
我觉得争论语言和技术谁好谁坏啊,是一种幼稚的表现。
没有完美的技术工程呢玩的是权衡。
所以说呢我对没有完美的技术啊并不担心。
我担心的是,当我们进入一家公司之后啊,这家公司呢可能会有一些技术上的沉淀,也就是针对公司自己的专用技术。
比如说一些中间件,一些编程框架,还有内部库什么的。
说实话我其实呢比较害怕公司的专用技术。
因为一旦失业啊,我建立在这些专用技术上的技能也会随之瓦解。
有时候呢我甚至害怕把我的技术啊建立在某一个平台上。
小众呢就不用说了,大众呢我也比较担忧,比如说windows或者unix和linux.因为一旦这个平台不流行或者被取代了,那我呢也会随之被淘汰。
那为了应对这样的焦虑呢,我更愿意花时间在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的本质上。
那这样呢就导致我需要了解各种各样的技术的设计方法和内在原理。
所以说呢在国内绝大多数程序员都更多的关注架构性能的今天啊,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编程范式代码,重构软件设计、计算机系统原理领域设计工程方法等等。
因为只有原理本质和设计思想,才可能让我不会被绑在某一个专用技术或者平台上啊,除非我们人类的这条计算机之路啊没走。
对,第三呢就是职业。
在过去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啊,我从基层工程师做到管理,很多做技术的人呢都会转管理。
但我呢还是扎根技术,就算是在今天啊还是会抠很多技术细节,包括写代码。
一方面啊我觉得不写代码的人啊是一定做不好技术管理的。
技术管理呢要做技术决定,但是从不上手技术的人啊是做不好技术决定的。
另一方面呢,我觉得管理是知识性,工作,不是产出性工作。
大多数管理者无非是因为组织大了需要管人管事儿,所以呢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各种问题,甚至是办公室政治。
但是呢如果有一天失业了,大环境变得不好了。
那一个管理者和一个程序员要出去找工作,程序员呢会比管理者更能自食其力。
因此呢我并不觉得管理者这个职业有意思,我还是觉得成全这个有创造性的职业更有趣。
那通常来说,管理者的技能需要到公司和组织中才能展现,而有创造性技能的人呢可以让自己更加独立。
相比之下,我觉得程序员的技能可以让我更稳定,更自由的活着。
所以呢我更喜欢电影工作组那样的团队和组织形式。
第四呢就是打工。
对于打工啊,也就是加入一家公司工作啊,无论是在小公司还是大公司工作,都会有利有弊,任何公司啊都有不完美的地方,这个需要承认。
首先呢我必须完成公司交给我的任务。
但是呢我也不会是傻傻的完成工作。
对于一些有问题的任务呢,我也会提出我的看法。
然后呢,我会尽我所能,找到工作中可以提高效率的地方,并改善它,推动公司、部门和团队在技术与工程方面的进步。
啊,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
因为进步呢是需要成本的,有时候啊这种成本不一定是公司和团队愿意接受的。
另外呢从客观规律上来说,某件事的进步啊一定会和现状有一些摩擦。
有的人呢害怕摩擦而选择忍耐。
但是我不是我觉得与别人摩擦并不可怕,因为大家的目标呢都是基基一致致。
因为做事儿的标准方方式不一样,这个呢是可以沟通通相互理解的。
反而如果没有去推动这件事儿呢,我觉得对于公司或者对于我个人来说啊,都是一种对人生的浪费。
敬业也好,激情也好,就是体现在你是否愿意冒险去推动一件于公于私都有利的事儿,而不是成为一个听话、随大流、懒政的人。
那这样呢既耽误了公司,也耽误了自己。
所以呢我更信仰的是做正确的事情等着被开除。
那这些东西啊可以参看我之前的文章,我看绩效考核,还有我在get chant上的一些回答。
第五呢是创业。
前两天呢有个小伙跟我说,他要离开BAT去创业公司了,他觉得在那里啊更自由一些,没有大公司的种种问题,我毫不犹豫的教育了他。
我说啊,你选择这个创业公司的动机不对呀,你无非呢就是在逃避一些东西罢了。
你把创业公司当做一个避风港,这是不对的。
因为创业公司的问题呢可能会更多去创业公司更好的心态啊,应该是这个创业公司在干的事业,是不是你的事业?说白了,如果你是为了你的事业,为了解决一个什么问题,为了改进一个什么东西,那么创业呢是适合你的。
也只有在做自己事业的时候,你才能不惧困难,勇敢的面对一切。
那种想找一个安稳的避风港的心态啊,不会让你平静。
你要知道世界呢本来就是不平静的,找到自己的归宿和目标啊,才可能让你真正的平静。
正因为如此啊,在我现在的创业团队里面呢,我不要求大家加班,我也不惯心脑鸡汤。
对于想要加入的人呢,我会跟他讲我现在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各种机遇,并让他自己来思考我们在做的事情是不是他自己的事业诉求还可不可以更好?每个人呢都应该为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理想去维持追逐自己的事业和理想呢并不容易,需要有很大的付出。
也只有你内心的那个理想才值得这么大的付出。
第六呢是客户。
那基于上面的价值观啊,我现在创业面对客户的时候啊,并不会完全迁就客户。
我的一些银行客户,还有互联网客户啊,应该已经体会到我的做事方式了啊。
虽然用户要什么,我就给什么,用户想听什么,我就说什么。
这样呢更圆滑,可以省很多精力。
但是这些啊都不是我喜欢的。
我更愿意鲜明的表达我的观点,并拉着用户跟我一起成长。
因为我并不觉得完成客户的项目有成就感,我的成就感呢来自于客户的成长。
所以面对客户做的不对的有问题,有隐患的地方,我基本上都是直言不讳的说出来。
因为我觉得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是对客户对自己最基本的尊重。
不管客户最终的选择是什么,我都要把利弊啊跟客户讲清楚。
我并不是在这里装。
因为我也想做一些更高级更有技术含量的事儿。
所以呢对于一些还没有达到我预期的客户啊,如果我不把他们拉上来,我也对不起自己。
最后呢对于我在不惑之年形成的这些价值观体系啊,也许未来还会变,也许还不成熟。
总之啊我不愿跟大多数人一样,因为大多数人呢都是随遇而安或者随大流的。
他们觉得这样做风险最小,而我呢想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做真正的自己。
就像我二十四岁从银行里出来时想的那样,我选择了一个计算机科学。
这个正确的专业,待在了信息化革命这个正确的年代,这样的狗屎愿意皆百年不遇。
如果我还患得患失,那我岂不辜负了活在这样一个刺激的时代呢?我只需要在这个时代中啊做有价值的事儿就好了。
这个时代啊真的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