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耳听风_002_01_程序员如何用技术变现上

你好,我是陈浩网名做耳朵house.程序员。

用自己的技术去变现呢,其实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儿。

写程序是一门手艺活。

那么作为手艺人呢,程序员当然可以靠自己己的技艺和技能去养活自己。

但是呢现在很多手艺人程序员却说自己是码农编码的农民工,在工作上被各种使唤,各种加班,任何呢个花钱入职业发展上,各各迷茫茫和徨,望全全看不到。

未的希望望,更别说可以成为一个手艺人,用自己的技能去变现了。

我自己呢从大学时代就帮人打字挣点零花钱钱,我自通过过己的技能去帮助别人,由此获得相对丰丰厚收收入。

那我呢在很早就意识到,从事编程这个事情是可以做到完全靠自己的手艺,不依赖任何人或者公司去生活的这一点。

对于程序员来说,本应该就是一件天经地义的。

只是好像并不是所有的程序员都能意识到自己的价值。

所以啊在这里我想结合我的一些经历来跟你聊聊。

当然了,我的精力有限也不一定全对,只希望呢能给你一个参考。

首先啊我先讲一下我的学生时代,我是一九九四年上的大学专业呢是计算机科学软件。

在一九九六年上大二的时候呢,因为无比学的好打字,很快我应征到教务处去帮忙把一些文档录入到电脑里,打了三个月的字学校,按照每天字十块给了我一千块钱。

因为我的舞笔越打越快啊,还会用CCED和WPS去排版啊,于是引起了别人的注意,呃,就要去他的打字工作室去帮忙。

一个月收入四百块。

我的大学是在昆明上的那这个收入在那会儿已经相当于当地的中上水平了。

后来啊在一九九七年的时候,帮一个开公司的老师写一些miss软件,用delphin和power builder写一些办公自动化和酒店管理的软件。

一年后呢,老师给了我两千块钱,因为动手能力比较强啊,那当时系上的老师要干个什么事儿都让我去帮忙。

而且因为当时计算机人才太少太少了啊,所以一些社会上的人需要开发软件啊,或者是解决技术问题,也都会到大学来。

那基本上老师也都推荐给我还记得,在一九九七年老师推荐一个人来找,我问我会不会做网页,一共是五个静态业,报酬是一万块钱。

当时学校没教怎么做网页,所以我就去书店找书看,结果发现书店里一本讲HTML的书都没有。

所以呢我只好回去说我不会做。

直到一天后啊,我才发现这件事儿原来简单的要命。

因为一九九八年我毕业参加工作,在工商银行网络科,因为可以拨号上网,所以我自己做了一个个人主页。

那时候可是相当流行个人主页或者是个人网站的。

我一边收集网上的一些知识啊,一边学着做一些花式的东西,比如说网页上的菜单什么的。

那么在两千年的时候呢,机缘巧合之下,我的网站被电脑报的编辑看到了,他发邮件约我投稿。

我呢就写了一些如何在网页上做菜单之类的小技术文章,每个月写个两三篇,那么在每个月就会有三百块钱左右的稿费。

那当时我自己的月工资才六百块。

不过呢通过文章标题还能找到一两篇,比如说抽屉式菜单的设计,你可以点开文内的链接看一下。

不过呢现在已经是乱码一堆了,大学时代被人认请去做事的经历对我影响很大,甚至呢在潜意识里完全影响了我规划自己的人生。

虽然当时我还说不清楚,只是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说我完全可以靠自己的手艺,不依赖任何人或者公司去生活。

而我想这种感觉我现在可以说清楚了。

这种潜意识就是我完全没有必要通过打工听上安排而活着。

而反过来通过在公司工作提高自己的技能,让自己呢可以更为独立和自由的去生活。

所以在工作当中,对那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呢,我基本上就像是在学生时代那样交作业就好了。

我想尽一切办法去提高交作业的效率。

比如提高代码的成就度,啊,能自动化的旧自动化和需求人员谈需求啊,简化叫需求。

那这样呢我就可以少干一些活了。

那这样一来呢,我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公司内外那些更为核心,更有技术含量的技术了。

在工作中呢我总是能被别人和领导注意到,总是有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去玩一些高技术含量的技术。

那当然呢这种被注意并不全然是一件好事。

在两千零二年,我被外包到银行里去做业务开发的时候呢,因为我完成项目的速度太快,所以啊就没事儿干,整天在用户那边看书写别的代码去练手,以至于被用户投诉。

我不务正业。

我当然对这样的投诉置之不理,还是我行我素。

因为我的作业已经交了,所所以用户也就是说说吧,那在同一年呢,我到了一家新的很有技术含量的公司。

他们在用c语言写一个可以把一堆PC机组成一个超级计算机进行并行计算的公司的项目。

当我做完第一个项目的时候,有个公司里的牛人跟我说,你用purify测试一下你的代码有没有内存问题。

Purify是以前一个叫ragitional的公司做的一个神器,有点像linux开源的webron.用完之后呢,我觉得pure file太厉害了,于是把他的英文技术文档通读了一遍。

经理看我很喜欢这个东西,就让我给公司里的人做个分享。

我认真的准备了一个PPT,结果最后只来了一个QA.我了一个大会议室里,就对着他一个人讲了一个半小时。

最后呢这个QA对我说,你的分享做的真好,调理性很强,也很清楚,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有了这个正向反馈呢,我就把关于p ure fy的文章分享到了我CSDN博客上。

标题为CC加加内存问题检查利器。

Pq fi文周呢也有对应的链接,可能是因为这个软件收费的用人不是很多,导致这篇文章的读者反响并不大啊。

但是呢在两千零三年的一天呢,我很意外的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一个公司请我帮忙去给客户培训。

Pure fy这个软件IBM的培训太贵了。

所以代理这个软件的公司出于成本问题,想找一个便宜的讲师,他们搜遍整个中国的互联网啊,只看到了我这篇文章。

于是呢就通过CSDN找到了我联系方式,给我打的电话。

最终呢两天的培训价格税后一共是一万块,而我当时的月薪只有六千块还是税前。

所以这件事呢让我在入行的时候就明白了一些道理。

首先呢要去经历,大多数人经历不到了,要把学习时间花在那些比较难的地方。

其次呢要写文章的话就要写,没有人写过的,或者是别人写过,但是我能写的更好的,最重要的技术和知识完全是可以变现的那现在回想一下呢,技术和知识变现这件事,我在十五年前就明白了哈。

随后呢我在CSE博客上发表了很多文章,有谈c语言编程修养的文章,也有一些关于make file GDB手册性的文章,还有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坑。

因为我分享的东西比较系统啊,也是独一份儿,所以搜索引擎自然也是最优化的。

我的文章经常因为访问量比较大被推到CSDN首页,所以呢就引来了各种培训公司和出版社,还有一些别的公司主动发来招聘和一些其他程序员想合作创业等各种信息。

紧接着呢我又了解到,出书作者的收入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稿费,一页、三十块钱,还有一种是版税也就百分之五左右,而培训公司的投入产出比呢就明显高很多。

于是呢我开始接一些培训的事儿,一年有个七八次频率不算高。

当时需求比较强的培训,主要是在这几个技术方面,CC加加java、 unique系统、编程、多层软件架构、软件测试,还有软件工程等等。

我喜欢做企业内训。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呢是可以走到内部去了解各个企业在做的事和他们遇到的技术痛点,还还有身其中的的工师师的想法。

这些呢大大的增加了我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呢让我这个原本不善表达的技术人员,在语言组织和表达方面呢有了极大的提升。

在此期间呢也有一些软件开发的私活,但我基本上全部拒绝了。

可最主要的原因呢是这些软件开发基本都是功能性的开发,我从中无法得到成长,而且后期会有很多维护性的工作。

虽然一个项目可以挣挣十万万,是是为此花费的时间,都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得不偿失。

我希望你能明白,二十五到三十五岁是每个人最宝贵的时光,应该用在刀刃上。

因为有了这些经历呢,我感受到了一个人知识和技能的价值。

所以呢我开始把我的时间投在一些主流高级和比较有挑战性的技术上。

这样呢可以让我保持两件事儿。

一个呢是对技能和技术的领先。

第二个是对技术本质和趋势的敏感度。

因此呢我有强烈的意愿去前沿的公司经历和学习这些东西。

比如呢我在汤森路透就学到了人员和团队管理上的更知识和技巧。

而亚马逊呢是让我提升最快的公司。

虽然说亚马逊有很多不好的东西,但是他的一些理念的确让我的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有了质的飞跃。

所以在后来呢,我开始对外输出的不仅仅是技术了,还有一些技术价值观上的东西。

而从亚马逊到阿里,是我在互联网行业的工作经历。

这两段经历呢让我对这两家看似类似,但是内部完全不同的成功的大公司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和看法。

这两种完全不一样,甚至有些矛盾的玩法让我时常在思考着,大脑里就像两个小人儿在扳手腕一样啊,这可能是我从小被灌输的标准答案的思维方式导致的。

其实呢这个世界本来就没什么标准答案,或者说一个题目本来就可以有若干个正确答案,而且这些正确答案呢还很矛盾。

于是呢在我把一些价值观和思考记录下来的同时呢,我自然又被很多人关注到了,还吸引了很多不同的思路,在其中交织讨论。

而从另外一个方面呢,这对我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无论别人骂我也好,教育也罢,他们都对我有帮助,大大的丰富了我思考问题的角度。

这些经历呢从本质上改善了我的思考方式,让我思考技术问题的角度都随之有了一个比较大的转变。

而这些转变呢让我有了更高的思维高度和更开阔的视野。

可能是因为我有些独特的想法啊,而且经历还比较丰富,基础也比较扎实。

而我对技术人的认识和理解会更为透彻和深入。

所以呢也有了一些小名气来找我做咨询和帮助,解决问题的人越来越多。

而我呢开始收费,收的也越来越贵了啊,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完全是被动收费高了。

因为父亲的身体原因,我没有办法全职,所以呢成为了一个自由人。

但是呢也因为这样,我才有机会可以为更多的公司去解决技术问题。

在二零一五年的时候呢,有一家公司的后端系统一推广就挂性能有问题。

请我去看我呢花了两天的时间跟他们的工程师一起简单的处理了一下,直接在生产环境下重构性能翻了十倍。

啊,虽然这么做有点low啊,但是当时完全是为了救急,公司老板很高兴啊,觉得他投的几百万推广费用有救了,一下给了我十万,我说不用这么多的,一万就好了。

结果他说就是这么多,我欣然接受了。

当时呢心里有一种技术被尊重的感动。

在二零一六年的时候呢,某个公司需要做一个高并发的方案,大概呢需要两千万QPS,但是他们只能实现到一千两百万QPS左右。

我花了两天的时间去做调研分析性能原因,然后呢一天写了七百多行代码。

因为不想进入业务,所以我主要是优化了网络数据的传输,让数据包尽量小,确保一个请求的响应。

在一个MTU内呢就传完,在测试的时候呢达到了两千五百万QPS.于是呢老板就给了我二十万。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前面的例子中呢,我连钱都没谈就去做了。

本来想着也就最多一万块左右,没想到给我的酬劳大大的超出了我的期望。

这里我想说的是,并不是社会不尊重程序员,只要你能帮上大忙,就一定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所以呢我和一些人开玩笑说,我们可能都是在写一样的,for循环语句。

但是呢你写的那个地方一文不值,而我写在这个地方,这项代码就值两千块,你可不要误会啊,我只是想用这种鲜明的对比方式来加强我的观点。

好了,刚刚所讲的就是这二十年来我的经历,相信这类经历你也有过,或者是你在经历中欢迎你,也在留言区分享一下你自己的经历和心得。

那么,怎样能让自己的技术被尊重呢?如何通过技术和技能赚钱?在下节课中呢,我将对此做一些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