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老曾P9_09 赠送L1课程 20节_08_入职新公司,怎么成功通过试用期?(上)
大家好,我是老曾。
然后我们在上一期的这个课程里面,大概讲到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靠谱的人,以及我们怎么才能做一个靠谱的人是吧。
然后这里呢我再跟大家讲一下一些经典的问题啊,比如说现在这第一个问题是我们那个学员问我的说啊,老师我们入职了一个新公司啊,那我们怎么才能够比较好的度过试用期这个阶段呢?啊,那么这个呢我要提醒大家家就试试,期期是一个需需要给自己靠靠谱人设打基础础一个第一阶段段最重要的阶段,对吧?人设没打好,呃,别说别的了,你试用期有可能都过不去。
那我在这里呢想跟大家讲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吧,也是在我某一个下属的身上发生的啊,我以前呢就是认识了一个小朋友啊,这个小朋友呢其实在职场打拼了也好多年了,大概也就这么七八年。
然后呢,他大概现在是p七左右的水平,然后呢,他之前在一家公司其实做的还不错。
然后呢,他觉得想要挑战更大的平台是吧?挣更多钱就跳槽,然后加入了另外一家公司。
然后呢,去了另外一家公司以后呢,他突然有一天就找我他们说。
哎呀,这个老郑啊,我现在好难受啊,我说你难受啥啊?他说这个我的老板找我聊天说,我的绩效可能很差,我怕我觉得再过两个月就是我们试用期结束了,我怕我这个试用期就要被人扫地出门了呀。
我就说啊你这么专家一样的人,而且你工作这么多年了是吧,你怎么会连个试用期都过不去了,你在干嘛呢?我就了解一下他的情况啊,他是这个样子。
第一呢,他当时觉得自己是p七嘛,然后他就面试的时候呢,当时就让公司的总监去面了。
他啊,然后呢总监也觉得他的专业能力也不错,对吧?就挺开心的,然后就跟他说了很多话,然后聊了挺长时间的,然后又跟他说你来吧,放心啊,怎么怎么样。
有许多很多,他就以为他去了以后,就是汇报给总监。
结果呢到了那边以后呢,是汇报给总监的下面的一个高级专家。
所以呢,就是不是汇报给那个九,是汇报给一个八。
嗯,他自己这个七嘛,然后他就觉得有点怪,就是或者自己心里面有一点小委屈。
他就是说哎我不是聊了这么好,然后公司又给我加了心,然后也跟我讲了那么多的宏观规划的东西,那不是本来就应该总监直接带我嘛,怎么就突然就丢一个下面的人来带我呢?他心理上有一点点失衡啊,当然了,作为一个职场人来讲,虽然心里有点这种勾引,但是他也没有太表现出来,他还是跟他的这个新的上级沟通了啊,确定了一些做的事儿。
但是当时呢因为在上海风控是吧,所以大家就都在家里面居家办公,所以他也没见到人。
他就跟他在微信上面,我就客气的聊了一下,然后确定要要做事事,然后确定做的事儿以后呢,一个专家嘛。
所以他一看这个事儿很简单,一个小事也不难。
然后他就觉得说啊,那我我得搞搞就行了,把自己的经验啊什么东西放上去,然后做了个方案。
刚好呢另外还有一个事儿,是之前有另外一个同学手上的事。
然后呢,他老板说啊,那个新来的这个同学呢呢把首主老师交接给他,然后他就跟另外那个同学做了个简单的交接。
然后那个同学呢可能文档啊,什么东西也不是很完备啊,他呢也没问啥,他就反就就了一个接了,然后就也自自己的经验就做了。
做完以后呢,他就放到了那个呃研发那边,然后呢研发开发去他就没管了。
他觉得这个他的工作已经完成了嘛,他是个产品嘛,然后就结束了。
结束以后呢,他的老板就找他聊天,聊的内容是什么呢?首先第一,你被公司所有的人投诉,就是你的同事投诉,你的是交接的时候没有认真交接。
你的研发同学投诉你的是没有按照公司的标准流程做好你的产品工作,导致项目失控。
你的需求方投诉你的是没有认真弄明白我们要做的事情的目标就去做,导致无法落地。
然后他说我作为你的上级,我自己给你的一个看法呢,我先讲讲你的优点是吧?老板讲话是这样,先讲点优点说其实觉得你专业能力还是不错的,是吧?嗯,但是呢我觉得你跟我的交流还是太少啊,看到没有四个问题,是不是啊?这个同学呢,我后来一听我心里面啊咯噔一下。
我心想大哥你已经把一个职场人刚加入一家公司,能犯的错误,你基本上全犯完了呀,是吧?那你还不得低绩效,你想干嘛呢?是不是?但是呢我就跟他讲,我说事情还有转机,你并不是一定会被公司辞退。
因为公司的过程中,一般来讲,如果要决定辞退你,都聊的不用聊这句话了啊。
但是呢为什么聊这一句,是因为你的老板觉得你很有救,是吧?所以要跟你聊一聊啊,所以呢希望你有改进。
所以你剩下来的时间里面,其实你要做好几件事情。
第一是修复关系,第二是改进工作的方式。
第三,跟你的上级多做沟通,从而尽可能的让这个事情往好的方向转。
但是因为已经造成了一个不靠谱的印象了,是不是投诉的人都觉得你不靠谱嘛,然后又觉得你这个专家根本不像专家是吧?然后呢,所以你这个是要付十倍代价的。
他说这个决心和毅力嘛,当然这个同学是不服输啊。
他说我就憋着一口气,我就要证明我还是代价的。
哪怕我证明完了,我自己离职都比被人干掉。
好,我说行,你有这个心气,我就教你怎么弄?我就教他巴拉巴拉一步一步。
哎,他现在已经是在公司里面拿AA绩效了,他拿a绩效。
他现在突然有一天晚上给我打电话,说好空虚啊,拿那个a绩效也不觉得自己有多牛逼,是吧?跟我开始凡尔赛起来了是吧?好吧,这个故事呢我就讲到这儿,但是基本上大家从那个过程中听到是吧?一个职场新人不应该做什么,或者应该怎么做呢?我在下面慢慢跟大家拆解一下这件事情啊。
首先呢我们在一个职场里面就有两种可能性的是在试用期的一种呢是你是一个校招生是吧?或者是刚加入职场的一个新人。
所以这个时候呢你等于叫小白小白的阶段。
另外一种就是刚才我讲的这个例子里面这个比如七八年的专业人士是吧,b七b八的。
然后呢,如果你是个小白啊,公司呢,实际上是对你的期望相对比较低的,其实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其实就是只要你听话能干活就行,没有那么要求说你一下子非要怎么样。
所以呢我们讲刚加入公司的小白,他都有一个比较长的蜜月期,就是大概六个月左右。
对你的一个容忍度和蜜月期啊,那你的老板呢基本上他在HR那边的合作的情况下,会给新加入公司的新员工做一个培养计划的。
他们这个培养计划大概就是贯穿着你整个试用期的啊,这六个月是一个培养计划,每过一两个月要做一次复盘,然后怎么怎么样。
所以实际上你只要顺着那个过程做,不要出岔子,多半都能过试用期啊,所以这个呢是给小白们的建议,所以就三个点。
大家记住啊,拿出笔来记一下。
第一个不挑活,我们讲很多的职场小白,虽然是职场小白,但是他不觉得自己是职场小白,知道吧?比如说在学校里还参加过一些什么比赛呀,或者是说到一些公司也去实习过呀,或者是说自己甚至于说自己创业,做点小生意啊,什么校园创业啥的呀,就觉得自己啊心高气傲是吧?哎,我们现代青年是吧?就是要挑战自己啊,就是要挑战这个这个世界啊怎么样的。
然后完了带着一些这种劲儿啊,还有一个说啊我们加入职场,我们就是拒绝PUA,要么九怎么样。
然后呢天天脑子里不知道怎么就被灌输了这种鬼东西。
然后完了以后到了职场呢,进入到那个团队,老板跟你交代任务,他挑说老板我我其实喜欢做那个事儿,我有个想法啊,我有个兴趣,我想做这个东西啊,老板我不想做这个,能不能不让我做这个啊,我我有点对吧?老板看着你就是呃,那那那看看有没有其他事可做。
那个你要明白是什么呀?老板给你安排一个培养计划的时候,已经想好了,怎么怎么一步一步的让你逐步的掌握整个的这样的一个知识来能够够手做更重要的工作的过程中,先要拿这个简单一点的东西让你去练手。
这个练手就是说这个事儿看起来很简单或者是很边缘,但是他的这个接口面比较广。
他可以让你去跟公司里各个部门去做一次这个交流,然后就搞清楚你的资源方啊,你的接口人呢比如跑一下流程啊,对吧?是怎么样子。
然后你这个事情因为很小或者又不是很重要,所以就算他做砸了也不会怕,一影响到这个部门的大局,反而就这种是最好的拿来给你练手用的东西。
其实别人想练手,他可能都还不会分,他都留在手上,专门给你们新人练手用的对吧?这种是就像我们新人去钓鱼,我们用的是新手鱼竿一样。
你说不行,我就先要上那个二十杆的,我就要扛最重的杆子。
那我跟你讲,你你第一是说就是这种挑活啊,挑活是最让人讨厌的一种新人的一个态度啊,就是别人已经给你安排好,别人为你的未来铺路。
想了那么多,你在那挑挑拣拣的就跟吃饭的时候挑食一样,对吧?啊,青菜我不吃就吃肉,那我于宁就最后你就造成一个特别坏的印象,第一个叫不识大体。
第二个就是不服管,跟上级没有尊重,也不服管,就是想法太多,对吧?第三呢,就是说打乱公司的一个管理计划和节奏。
就这种标签啪啦啪啦往你身上一贴,可能有的老板宽厚或者是相对来讲比较nice,他不会嘴巴上说或者表现出来,甚至于可以容忍你们这样瞎搞一下。
但是呢这个心里面的这种对你的一个标签评判可能就已经在哪儿了。
所以呢挑活这种东西啊要不得啊,所以呢我未来可以教你们怎么机智的选择自己,更能够做出结果的东西。
但是千万不要直接这种硬来啊。
第二个呢是不要脸,他觉得说啊现在的因为这个所有的人呢特别的在乎这个自己的脸面是吧?就是感觉说啊我在家里小霸王,我在社会上是个年轻人是吧?我也是要脸的是吧?我连我亲戚都不敢说我是吧,你们是凭什么说我是吧?我到公司来打工,对吧?这工作反正就是做事儿,对吧?您凭什么说我这些对吧?要脸,他特别要脸,特别要脸的人。
不光是这个还有一个什么情况,那就是不喜欢主动的去做一些好像让他丢面子的事情。
我举个例子啊,找别人问问题,比如说我有个事儿不会做,我找别人问一下,这本来没问题是吧?古代的我们的圣贤们都已经说了,不耻下问,对吧?人家为了问一个东西对吧,都可以跪下来给别人磕头,对吧?当年那个刘慈欣的小说里面的讲说,为了得到一个终极真理,对吧?连生命都可以不要了,你他妈就为了一个脸面是吧?说啊我万一我去问了,显得我好像不厉害啊,显得我好像是不是就没有别人强,是吧?我而且呢哇我多丢份儿啊,是吧?我就不问你一个新人,你又不问那你咋成长呢?对吧?你不问别人,可没有一个责任,一定要教你。
因为职场不是学校啊。
我虽然跟他讲了,我说上级会给你安排一个培训计划,但是培训计划也需要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主动的询问和沟通和确认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做,才能够达到训练目标的。
他不是一个被动接收就可以的情况,对吧?安排给你的师兄你不问。
同时你不问交接,你不问对吧?接口人,你不问老板坐在,那你也不问,那好吧,自己找死呗。
所以在工作中啊,特别是职场新人,我刚才讲了,因为公司对你的容忍度特别高,所以你一定要不要脸。
我过去呢有一个下属就特别喜欢他,就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刚刚加入职场啊,刚刚到我们的团队校招新人,这个人就是典型不要脸,他的不要脸就是让你不觉得难受的不要脸。
什么叫不要脸呢?就是比如说我们正在做一个开放的会议,比如说在那个公开区域里面聊天嘛,我们聊一些这个部门的一些方向或者事情跟几个其他的产品。
我就坐在旁边听他凑在旁边坐着。
然后我一看,我说哎你怎么在这?他说呢?我想听一听,我想听听大佬们的分享,了解一下这个我们部门要做的事儿。
那老板你介意吗?那你觉得我会做介意吗?我当然不介意了,我在一个开放去聊天,本来就不是什么太私密的事情,如果是特别隐秘的东西,我就在办公室去聊去了,是不是?所以呢他不要脸,他坐在旁边听,但是其他人呢其他人要脸。
就就不过来说说啊大佬们在聊天,我不跟过去怎么样?他不要脸,他说他听到就听到佬,对吧?然后呢,我们去开会啊,我们比如开周会了是吧?本来呢也没有人要求他们怎么样,然后呢,他就主动跑过来跟我说,他说老板呃那个一会儿要开周会是吧?他说我们能参加吗?我说啊为什么不能参加你们校?到到旁边坐的那要不然你来你来听吧。
他说哎,我来参加,那我帮您做那个会议纪要吧。
我说哎好啊好啊,我正愁找不到人做会议纪要呢。
因为每次做会议纪要都啥情况,都是轮流啊,就是每一个人轮流做一次会议纪要,很多人就躲着说啊,今天又轮到我做会议纪要,好烦呐啊就哎,正好他愿意他就做会议纪要。
好,时间一长就变成了每次会议纪要都他做。
然后呢,甚至于说后来就变成什么呢?就是所有人不清楚,我们要做什么的时候去问他。
因为他最知道他知道我们所有人做什么。
他知道我们部门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他知道我关心什么,其实变成什么了。
他其实变成我的助理了。
一个校招的新人入职还没几周呢,我也没任命过,我也没安排过,我也没要求过。
他已经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这个部门的什么核心人员,成为了我的一个没有名号的助理。
而且所有人都认为他就是我的助理,而且什么所有人有问题,现在都要问他了,恐不恐怖,就这人特牛逼是吧?不要脸。
当然他也有一个特性,就是不挑活啊。
有时候基本上我们安排他一事,他基本上都能完成,而且他会主动再去要一些其他的工作来做,是吧?然后我想跟大家讲第三点啊,第三点其实就是不要矫情,就是矫情是什么呢?矫情就是说很多的年轻人,因为在过去呢,他基本上是在一个教育的环境里面,是吧?那个义务教育加这个大学教育,在教育的环境里面呢,实际上你特别是到了大学以后啊,你基本上呢在这个过程中是自己学习。
然后按照学校的一些培养要求,在那里学完所有的学科,对吧?然后呢,基本上呢老师或者辅导员吧,他们要管的人特别多,所以他们基本上也没办法太关注你们每个人的心里啊怎么样子。
所以呢基本上就是你可能在寝室里面稍微有一点点小矫情啊,或者是稍微有点情绪啊什么样的东西吧,别人也懒得去跟你废话,对吧?大不了换寝室,大不了就安抚,安抚得了谁,也不会关心那个人。
然后最后呢,你就算有点矫情,可能你也能正常毕业是吧?也能找工作。
对,但是啊但是但是你如果到了职场加入一家公司,对吧?刚开始大家没发现说你居然还有点矫情。
但是到了职场公司的这个团队里面,你的矫情就导致什么?导致就是你自己的形事风格和你做事的方式和你对事情的思考。
跟团队的文化格格不入。
就是比如说我们这个团队本身都是那种开放啊,大家沟通的状态,你是一个特别矫情。
就别人说了一句话,你就感觉说嗯他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啊,他是不是有什么东西针对我怎么着对自己的想法或者是一些东西放大,对吧?把自己的情绪放大,把自己的想法放大,老是觉得好像是不是别人针对我是吧?那别人是不是看不起我啊,我是个新人,然后别人怎么样对我们啊这个东西跟刚才讲的不要脸是个反过来的东西,说太要脸了是吧?甚至有点矫情了,有点过重了是吧?上级给你交代一个事情的时候,不然就觉得说啊老板为什么不多给我点指导是吧?啊,这个公司为什么对我们这么不好呢?然后开始这个对一些东西挑刺啊,对,很多东西看不过眼怎么样?那你一定要进入到这种状态呢?实际上造成的结果就是,第一,你很难去接受上级们,就是我们真正的在一个新人培养过程中,给你安排好的一个培养计划,让你顺利的度过试用期的过程。
你等于找了一条死路,就是那不按这个计划了。
那你告诉我们你怎么过试用期吧,我们当老板都不教你了。
那你告诉我你怎么过吧,你自己想呗,然后你自己又想不出来,对吧?甚至于说你造成了一下这个融入的缓慢。
就是因为我们在管理的过程中,做团队的时候啊,我们对新人是容忍。
但是本质来讲,最后所有的管理者他还是希望自己的team嘛,就这个团队啊是一个互相融合的状态,所有的人在一起能够愉快的一起工作是吧?能够互相做becuup,互相支持,拧成一股绳儿。
然后有一个共同的一个文化一个方式,能够更好的产生更多的这种效率。
你在那格格不入对吧?你新人入职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都还在那格格不入,老在那记着自己的那个小九九,老在那注意自己的那个小脸面,老是在那用一些奇奇怪怪的方式在看事情。
然后呢,没有办法真正的让这个团队认为你跟他是一路人的话,那你离试用期被裁掉不远了呀,是不是?所以记住这三个点啊,作为新人小白来讲,我不要求你太高。
所以你有这三个基础的,我觉得就是一个好的苗子,不挑活,不要脸,不交紧老田。
那么如果我是一个专业人士呢,就像刚才我举的那个例子里面那样,说那个专业的人士,对吧?七八年,然后是一个专家,对吧?那我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我是不是也只要做到不跳活,不要脸,不矫情就行了。
那不够啊,我们对专业人士和职场时间更长的人的要求很高的,没什么忍耐度,原因是什么?因为新人我们是有个培养计划的,但是你是一个已经职场老了了,我们认为你就是一个懂职场的规矩的人了,所以我们不会给你任何过渡的时间了。
最后问也就一两周啊,所以呢招你来就是要解决问题的,就是要快速的进入角色,就在快速的搞定事情了。
所以这个职场的专家或者是老人的这些人,他蜜月期就很短,可能也就一到三个月。
看公司大小啊,公司大一点肯定还好一点,稍微微一点点时间容忍度高一点。
那如果你是专业人士,你要注意什么呢?也讲三个点好了,就是结合刚才我讲的那个例子讲吧。
第一个是低调的进场,先把情况搞明白了,然后呢把你自己的专业上可能能帮助他们解决的问题给摸一摸,对吧?捋成一个大概的一个东西,这是第一步啊。
那么在刚才那个案例里面,我那个朋友其实他就是有一点点太自以为是了,对吧?就是他呢来了以后啊,特别高调是吧?啊,我跟总监聊的很好,对吧?哎,那个我可能就是汇报给总监的人啊,怎么样,结果一来啊被混报给另外一个TPR了,然后整个心理失衡,然后又带别人要面子。
那旁边呢又跟别人说,其实不是是吧,让自己的老板变得很难堪,这第一个大忌是吧?第二个呢,他说啊,你们放心,我是专业人士是吧?我以前在我们公司特别牛逼,我们这块我特别清楚是吧?这么一个小的问题,我很容易解决的那你们听我的方案就行了啊,拿了个方案去。
结果呢那个方案。
因为不同的公司实际上用同一种方案来做是不一定能落地的。
他有自己的一些逻辑和一些原因啊,所以导致可能你需要根据那个实际情况要调整你的方案的。
但是他没有,他就照原来的东西,甚至他原来的PPT过来跟别人讲。
然后完了以后,业务方就觉得这个人呢不了解业务不靠谱是吧?第三个是什么呢?第三个就是说他到那个比如说交接的时候是吧,他跟那个交接的同事,然后放话说,哎,这个你放心吧,你丢给我就行了啊,我直接搞定啊,结果也没搞定,是不是?所以这个就是一个大忌啊,高调进场,结果呢很多东西都没搞定,而且还让大家都比郁管人家直接反弹,对吧?全在投诉你,你还不如低调一点,进场踏踏实实的。
因为低调一点,别人对你的期望没那么高,你明白吗?就是我们想要在职场成为特别靠谱。
打上这个标签的时候,如果你是高调进场,那你就算做对了,别人有就觉得你说嗯还行,是不是啊?听讲讲,像这种感觉你要做十倍好,比如觉得说嗯优秀是吧?你多难呀,你高调就给自己那么高的调子。
但是你如果是低调进场的,你别又让大家有那么高的期望的情况下呢,你说哎其实我我也一般啊就是普通啊,没什么,就是哎呀我过去的经验确实有一些。
但是我觉得我们这个公司我加入以后还是觉得大家都很厉害啊,怎么样?你是不是看这个感觉啊,好像这个挺低调的,是吧?但是如果你做出来一个普通的结果是什么感觉? Surprise呀还说哎他很低调,可是他好像做的不错呢,是不是很好靠谱是吧?那你不用十倍的力量吧,所以说低调进场有特别多的优势,对吧?扮猪吃老虎多好呀,我以前对吧?我年轻一点的时候,当然不像现在啊,现在体重不行了。
以前我这个打篮球的天天打篮球,我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轮蹲蹲蹲蹲跑到一个那个野球场的旁边,站着看,站着以后等他们休息的时候就说,哎,这个我也不太会打,那个能不能让我也学习一下,跟你们一起打一打呀?很多人就看着我这个样子,说你你你会打吗?我说哎会一点点,就这道啊,行行行,你你们接班吧啊,你们接班吧啊,那个打一打对吧?结果我一上场就把他们打的满地遭痒,是不是啊?然后旁边的人就说哇他好厉害,但是如果我上去就更高调,我说啊我很会啊,我很牛逼啊,怎么样?结果我遇到一些很强的人,啪一巴掌把你打在地上,那你多丢脸的,是不是?所以低调也是一个特别的好的进场方式啊。
我不是教你谦逊啊,不是教你中庸之道啊。
我是让你们知道说进场的姿势在比较低的情况下,你有什么样的好处。
而且呢很多事情,因为刚到公司其实看不清,你没有办法在很短的时间,什么都一下了解那么多的,你需要花时间去了解花精力去理解的,特别是理解业务这个事。
所以如果你不能踏踏实实的蹲下来低下头到一线,真真正正的去了解,你是要不清楚的一个情况的,你不要以为你过去的经验都能用啊。
第二个呢,其实也是我们讲的叫持续沟通啊。
刚才我在讲靠谱人设的时候,我讲说怎么营造里面其实讲到了一个说不断的跟你的身边的人,比如上级啊周边的人去交流,对吧?用于干嘛?修正你的目标和方向,对不对?那这个地方讲的持续沟通呢,讲的是说你不用像小白一样,怎么搞什么不耻下问了啊,其实也没必要,因为都工作这么长时间的人,也是有脸面的人吧,我也明白是吧?但是呢你还是需要起码跟你的上级分析,你在前面我讲的说低调进场啊,收悉情况,然后分析问题的那个过程。
分析完了以后,不要动手,先不要动手去沟通,跟你的上级搜集信息,把你看到的问题跟他做印证。
为什么?因为我说白了啊,你觉得是问题,你想动手做的事儿未必是你的上级或者是更高层的人认为目前阶段最重要要解决的问题。
大家的这个频道还没对齐。
因为大家收到的信息不同,大家对这个行业或者是事情的理解,还不是在一个频道上。
你是从一个专业角度在看。
但是他们有可能是在一个商业角度或者竞争角度在看。
所以这个看的角度还要先对齐了,你们才能够一起把真正的把我们要做到的事情做到同时,让自己在他们的心目中是一个靠谱的人。
不然的话,你就是完全按照你自己的想法来,就算你做成了,别人也觉得说你连沟通都不沟通,是吧?你还是不靠谱自控嘛,就是今天这样,明天那样,那早晚都是要失控的吧。
你不可能每次都什么都部分就能做成的,所以就一定会失控,这个也是不靠谱。
所以不要以为把事情做成就是靠谱啊,交流很重要。
所以你要拿着你看到的问题,看到的一些情况,跟你的上级做交流,他只会有三种反应,对吧?第一种是对对对,我们也觉得是问题。
好,那我们现在问怎么解决啊?列出各种方案,然后再一起讨论,觉得哪种方案更优,然后尝试说服对吧?然后沟通,然后确定推进啊,这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沟通过程。
第二种反应是什么呢?是啊,还有这种问题是吧?说如果他们没发现这个问题,但是你只出了这个问题啊,然后他们又觉得确实是问题,那挺高明的对吧?给你加分对吧?你跟他沟通了,对吧?第二然后就说啊,那我这问题要不要解决呢?重要呢啊如果他们觉得哎也挺重要,他要不然解决一下,解决决一下出方案啊,确定那怎么样?因为你发现这个问题他们也不知道,所以他们也没有预案,你有预案,然后你们做这样的话就以你为主导来进行这个事情。
哎,甚至于说他会带着你去见更高的老板去汇报一下这个事对吧,你也光彩,他也光彩,你甚至于说你就上达天听了嘛,是不是?刚才我讲了一个案例,里面说那个同学挺想汇报给总监的,是不是像这种事情不就可以让你的老板带着你去跟总监汇报吗?你为什么一定要追求一个说必须跟总结,自己一对一交流呢?那你的老板开心总监也开心不好吗?你升职加薪直接来了呀,是不是第三种情况呢?就是平淡,就是你讲完了以后,他说有这个问题吗?不存在吧,就这样吧啊,这个地方是专业人士最难受的东西。
就是我从专业角度,我分析完,我发现确实这里有个问题,但是我的上级跟他沟通了,说明了确定了以后,他都觉得好像不算多大的问题。
那我就感觉好像我的专业被挑战了,是吧?怎么这么不听事理呢?是不是能力不行啊,是不是不如我呀,是不太差了,是不是这种情况就来了,情绪开始出现波动,是不是?其实我觉得这个地方的动作呢可能不一定完全的一致啊。
但是看你自己的性格和那个你的一个人设的怎么样子,基本上就是还是要持续的保持沟通。
但是我们不追求什么,一次一锤定音,就是一次性把它搞定,要求他听我的。
其实你追求一次性把它搞定,要求他听你的。
那你需要一个特别好的一个沟通框架,就是跟他先建立一个基本信任,并且有数据有一些这种竞品的分析,或者是一些论证,并且得直接拿出一些证据来证明,就是肯定是问题不可能不解决不行的啊,这种东西直接去说服他。
但是呢很多的上级呢其实也不太喜欢这种被硬着来搞。
就是除非他特别宽啊,特别宽特别厚,人也特别nice,然后能力也认的。
但是呢我们不能挑环境说要求所有的环境里面管我们的这个人一定都很牛逼,我才能跟着他混,不然就不行。
这个是职场大忌,就是你挑环境挑的太凶了。
所以呢我们既然我们对环境不能有那么过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就要给自己一点耐心。
就是我可能我们通过一个阶段的过程,因为你现在还是个职场新人,你的目标还不是我要把这家公司变成一个特别牛逼的公司。
你的目标是你先过了试用期活下来,明白吗?你活下来才有未来,你活不下来,别谈未来。
所以你在初期的时候,一定要有点耐心跟你的上级做沟通,然后呢,不要固执己见的非要说服他。
你说这个事情好,我们俩求同存异,暂时搁置也行。
孩子先去解决一些他觉得更重要的那些事,把这些信情解决了。
建立信任让他觉得你起码是一个靠谱的人。
先让他觉得你这个靠谱的人,你说的话才有分量,不是因为你是专业人士,所以你说你话就一定有分量,而是因为你既专业又靠谱,所以你说的话才有分量,明白吗?所以你的老板才会觉得愿意再听听你讲那件事情,可能他慢慢的也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说哪怕他什么都不懂的,他给自己造个台阶,下行不行,你给他个台阶,让他下一下。
他说啊老板没事,你看你说的那个我已经帮你完成了,我还想跟你聊聊这个事儿。
这个事啊其实还是挺重要的啊。
虽然不如刚才你说的个事重要,然后老板就说嗯你看还是我说的最重要吧啊你这个事其实也挺重要。
好,你搞搞吧就过去了,明白吗?因为再说一点啊,我们在所谓的靠谱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明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在一个职场打造我的靠谱人设,试用期是我打造我靠谱人设的最初期最关键的一个过程。
一旦我打造的什么,我要扭转我的人设,这个别人的印象是十倍代价,对吧?就跟产品之间的这个用户迁移一样,你要让一个产品在同质化产品里面迁移十倍代价,营销费用十倍代价,这个是一个很基本的原理啊,所以一定不要让他丢在地上啊,一定不要扔碎了。
所以为了这个目标对吧?你自己的未来发展的目标,为了自己未来能走到更高的位置来让这个公司变得更好。
你不要为了这点地方,在这么一个小的地方就把自己的人设干崩了。
所以为了大的目标暂时对吧?让自己把这个小问题放一下,不要因为你的强迫症是以就搞坏了啊,再说一遍啊,再说一遍。
然后第三点就是用这个引申出来的,就是如果我们的方案比较明确了,确认我们要做的时候结果导向什么,叫叫结果导向嘛,就是我们一定不能太完美主义。
刚才那个例子里面那个同学啊,他犯了两个大错误。
当然一个是经验主义,就是我拿原来的经验套,对吧?比如说我们公司原来这个流程,现在到了这个新公司完,还是按原来公司那个流程。
可是这个新公司流程跟我原来公司根本就不一样。
然后研发那边认为你的流程不是这样,但是你还要按原来公司流程,你的研发也不知道,那你不就直接捅大楼子嘛,然后直接研发那边全部来投诉你,对吧?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什么?太完美主义了,你做的那个方案呢,他们这辈子都做不出来,就是事无巨细,然后恨不得什么都要做到,然后啥都要搞丢给研发,说你们搞吧,因为你过去可能不管他们研发资源,然后完了就让他们弄。
那研发的那个leader一看,我靠,这么多东西要做待要。
再一分析底层的框架,说我们原来这个东西根本就没有重新一重新做,重新做,要把原来东西全关掉,重新沟通构建重构有多大代价,你知道吗?一两年呢?然后他觉得说我是专家呀,我觉得这个方案对呀,只有往这个方向走,未来的架构才稳定啊,财务方向才好啊。
你们如果现在不改的话,未来做更大不是更难改吗?我们现在就改啊,那研发觉得就傻了,对吧?研发觉得说我们本来要解决的只是这么一个小的问题,时间点资源就在这,你完全无视时间点和资源。
你要求搞这么大的,你搞这么大的,你有跟你的上级沟通过吗?你有没有?然后你来逼我们研发,你觉得我们研发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给你砸这么多资源去搞定这么一个事情吗?你完全无视了物理规则呀,那你这个人到底是专家吗?如果你连这都不懂的话,那我们对你作为一个高调进场的专家,我们都存疑,我们一定要投诉你呀。
然后这个投诉一过去,他们老板一听,哎,对呀,他确实没跟我聊过,要做这么大的方案啊,他跟我汇报的时候好像没有这么大呀,对吧?因为他汇报的可能比较粗,然后很多细节一写出来就很多复杂的东西要做,然后呢大家都傻了,最后变成说全的投诉他。
所以呢我希望各位呢作为专业人士啊,你的专业很重要,所以你是要守住一些底线。
我是同意的,我也是专业人士,所以我们明白这个事儿。
但是呢有的时候如果我们的条件约束比较多,对吧?比如时间要求、资源要求,特别是我们又在这么一个比较特别的时段,在早期在试用期,在我需要尽快度过这个互相之间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好的信任。
我还没有被打上靠谱标签的这个过程的时候,我必须要效率优先。
那这个东西其实在一些书或者方法论里面也讲过是吧?叫统合中下这样的过程。
统合中下就是说我不能只是为了追求一个东西的完美,让我自己觉得满意,就无限的拖延。
这个东西的上线时间呢,或者是开发的这个东西,要求公司投入大量的资源,就做这这么一个事事,我不能为了满足我自己而去干这种事情,而且呢完全无视别人的想法和建议。
因为我讲了靠谱,是一个别人给你打的标签,不是你自己觉得自己靠谱就行。
所以你的老板觉得要靠谱,就是你跟我又快又好,在那个时间段内把事情搞定。
你的合作伙伴觉得靠谱,就是把每一个事情交代的比较清楚,跟大家每个东西都达成了一致,再去做对吧?这才是真正的靠谱。
所以我们平时在工作中,我们其实都是在完美的方案,就是无限完美啊,和临时的这种最简方案之间再找一个平衡是吧?所有人每天的工作都是在找平衡。
所以我觉得就是真的就是大家不要觉得我们永远要做那种特别真特别好,特别完美的东西。
如果你每天没事干就非要去追求完美,我跟你讲,你很快就会陷入一个不自洽的过程。
就是我在打工的过程中,就觉得每天都是很痛苦啊,做事情就是要不然就是永远没有办法按时交付。
我光做个方案,可能要占掉我整个开发时间的一半,等到最后我留给开发或者设计的时间已经很少了,对吧?我光去论证一个事情可做不可做,我就要很长时间,到最后这个时间窗口已经错过了,我都已经可以做下一件事情了。
因为我刚才也讲了,一个点是商业或者是市场,或者用户在讯息的万变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你不能快速的应对这个变化,你不能在一定的把握的时候就开始进行一个行为,你很快就会错过所有的机会。
而任何一个商业公司,任何一个公司,最讨厌的人,就是什么人叫代务战机的人。
因为你错失了那个机会,这个错失的机会的代价,比起你自己追求那点小完美,那代价大太多了,那不可能就几亿美金几十亿美金的事儿。
所以我们心里对自己的专业水平的要求可以是无限的,可以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要求。
我们知道怎么做完美的方案,这叫完美的要求。
我们也知道怎么做临时的方案,这是我们的方案,选择和能力,就是我们的能力宽幅。
那我们更牛逼的人是,我既知道怎么做这些,我还知道怎么在完美和零食之间的这所有的方案中间找到最合适现状的方案,并且知道如何去跟我的合作伙伴们去落地实施它。
并且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的给我的团队制造surprise,让大家觉得跟着我一起做事,太有意思了。
这个是成为一个靠谱的人的一个基本的要求,也是让你能够通过试用期的一个没有其他选择的法则,明白吗?所以这个是我希望各位专业人士啊,这个已经职场工作了好几年的这种人,大家一定要注意的问题。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