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晋升指南_19_18_三段分解法怎么利用10000小时成为大牛
你好,我是华仔。
一万小时定律。
虽然理论上很简单,但真正要落地实行也并不那么容易。
上一讲,我介绍了怎么通过海绵学习法来获取你的一万个小时。
但是就算有了时间,你也很难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学习能不能坚持?当然要看你对自己的事业有没有激情。
但如果光靠激情,还是很难坚持十年,因为我们的大脑在进化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机制,需要不断接收,正反馈才能保持兴习。
也就是说啊与其在第十年给一个大奖励,还不如每个月都给一个小奖励。
但是除了激情,你还需要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
那么具体要怎么制定小目标呢?这一讲,我就为你介绍一个三段分解法,但你把十年成为大牛,这个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以在短期内达成的小目标。
第一段分解等级第一段分解是在你当前的状态和最终的目标状态之间分解出中间的等级,十年成为大牛。
这个目标虽然比较长远,比较宏大,但并不意味着在成为大牛之前,我们一直停留在菜鸟阶段,原地踏步。
在菜鸟和大牛之间,其实有几个关键的里程碑。
这些里程碑就是中间的等级,大部分的专业领域都有比较正式的等级划分标准。
比如钢琴专业,从一级到十级跆拳道,从白带到黑带。
互联网的领域虽然没有通用的专业等级标准,但很多公司都会有类似的职级体系。
你可以直接以公司的职级体系来划分中间等级。
以跨越式职级为例,从p五到p九,你经历的等级包括以下这些。
P五职场新手工作一到三年需要别人带你完成任务。
P六项目能手工作三到五年,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P七团队专家工作四到八年,能够带领小团队实现目标。
P六领域专家工作八年以上,能够带领多个团队实现目标。
P九业务导演工作十年以上,能够导演成熟落地的作品。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说至少十年才可能成为p九这个级别的大牛,但是你三年就可以达到p六五年,就可能达到p七八年就可能达到p八。
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一直在成长和提升,不是不是当初的菜鸟了。
如果对你来说不是非得赚它一个亿才算小目标,那么你已经可以活得比较滋润了。
分解出中间的各个等级之后,我们核对一下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然后瞄准下一个最近的等级,继续第二段的分解第二段分解技能。
虽然朝下一个等级努力的时间是两到三年,跟十年比起来已经缩短了不少,但是这个时间还是比较长的。
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两到三年的时间,我们需要进一步分解。
第二段分解的目标就不是等级了,而是技能,也就是为了达到下一个等级的要求,你需要针对哪些技能做专项提升。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已经有成熟的职级体系,你可以参考第五讲的COMD能力模型,整理出当前级别和下一级别的能力要求矩阵,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具体的能力差距项有哪些了。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目前没有成熟的职级体系,或者你准备跳槽到某个心仪的公司,你也可以采取一个取巧的方式来明确能力项差别。
这就是直接查看公司的招聘要求。
以阿里巴巴招聘java开开发专家为例,招聘要求我放在了文稿里。
你可以看一下,可以看到java开发专家要求的技能,包括java、 spring SOA、 mysql harbernate和linux、 unix等多查查看一些类似的职位描述,你就能获得java开发专家的大概要求的技能范围。
但实际上,真实的技能要求会比职位描述更加细致,比如熟练掌握java编程技术到底意味着什么?职位描述是不会写的特别清楚的。
我个人的习惯是将这些要求整理为一个思维导图,详细列出每个技术点。
我在文稿中放了一张思维导图。
作为例子,你可以看一下,注意这张图只是一个示例,并不是说所有java开发专家都一定是这个要求。
注意,互联网行业和电信行业的要求就不一样。
你需要根据自己的行业和技术方向整理出适合自己的思维导图。
有了这样一个思维导图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真正进行第二段分解了。
分解的方法很简单,哪里不懂补哪里。
比如你感觉自己现在的数据库水平很一般,其会写CRUD语句,其他的东西都不懂,那么你就专攻数据库这一部分。
通过一段时间的专项提升来拿下这个技能专项,提升某个技能的持续时间。
既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
一般建议在六个月左右,时间太短,容易陷入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学的误区,没有真正得到有效提升。
比如我曾经指导过一个下属学习mysql,结果他就看了几个PPT,就说自己学完了,其实还远远没有熟练掌握mysql,相关技能时间太长的话,其他技能就来不及提升了。
要是你两年时间都用来提升数据库,那操作系统怎么办?网络怎么办?所以六个月为一个周期,基本上刚刚好。
举个例子,如果你目前岗位是java,后端开发级别是p五,如果晋升到p六,需要掌握数据库linux操作系统网络编程的技术,最终的二段目标分解可能是这样的。
二零二一年一月到二零二一年六月,提升数据库水平。
二零二一年一月到二零二一年六月,提升linux水平。
二零二一年六月到二零二一年十二月,提升网络和网络编程水平。
当然,二段目标的提升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时候你还需要根据工作内容进行调整。
比如主管最近正好安排你负责优化系统性能,降低机器负载,那么你完全可以把提升linux水平挪到提升数据库水平之前第三段分解行动第二段分解之后,我们得到了六个月左右的技能提升目标。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通过第三段分解,将技能提升目标分解为具体要做的事情,然后按照计划执行。
比如说你的二段目标是提升linux水平,那么怎样才能提升呢?你可以上网搜索,也可以去问有经验的朋友,把二段目标细化为一到两个月的三段目标。
以我刚加入UC的情况为例,之前我在华为的时候是在windows平台上用VC六进行开发。
而到了UC之后,是在linux平台上用c加加开发。
最以我当时就确定了提升linux水平这个目标,然后通过上网查找别人问等方法,最终将这个目标分解为四个行动。
一点五个月,通读unix环境,高级编程。
一点五个月,通读linux系统编程,两个月通读unix网络编程卷一一个月。
Linux常用命令实战包括TCP、 dump、 PS和top等,把六个月的技能提升目标进一步分解成一到两个月的具体行动目标之后,实施起来就简单多了。
我每一到两个月,只需要专注做好一件事,每次完成后都很有成就感,既感觉自己的水平有了提升,又佩服自己能够坚持按计划完成任务。
这样的双重激励,让我更有动力去完成下一个目标。
当然,在具体落地的时候,你还需要进一步分解到周。
比如下周看完某本书的哪几个章节,但是在做计划的时候,我建议你先分解到月就可以了。
因为一开始就直接分解到周,还是比较耗费时间的。
而且如果出现计划之外的事情,调整计划本身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也比较高。
最后我大约花了两年的时间,将linux网络和mysql三个重点技能从一无所知提升到高级的水平。
很多同事都问我,之前在华为是不是就是做这方面的,因为他们觉得短时间能达到这个水平是不太可能的这一讲我跟你分享了三段分解法。
虽然我举的例子都是技术领域的,但是这个方法在其他很多领域也都适用。
比如说产品和运营等。
通过这个方法,你可以把宏大的目标逐步分解成可以落地的日常行动,一边仰望星空,朝着最终的方向前进,一边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它。
现在我们再回顾一下三段分解法的要点。
第一段是分解等级参考专业领域的等级划分标准,或者公司的职级体系,在当前状态和大牛之间划分出三到五个中间等级,把十年的宏大目标分解成两到三年的一段目标。
第二段是分解技能参考COMD能力模型和招聘网站的职位描述,整理下一个等级的技能需求,列出自己需要重点提升的三到五个技能点,把两到三年的一段目标分解成六个月左右的二段目标。
第三段是分解行动,参考同行在网上发布的经验和朋友的建议,确定提升单项技能的三到五个具体行动,把六个月左右的二段目标分解成一到两个月的三段目标。
虽然最终执行计划的时候要落实到周,但是制定计划的时候分解到月就行了。
这样做的好处是计划调整起来更加方便、灵活。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留意到课后思考题给你以后端java开发为例,p五、p六、p七、p八都有java编程技术的相关要求。
那我们为什么不在p五的时候就安排时间全部学完彻底掌握这项技术呢?欢迎你把答案写到留言区,和我一起讨论。
相信经过深度思考的回答,也会让你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