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对话_12_11_CTO要给自己找backup
雪峰老师你好,我们今天来继续聊一聊管理的话题哈。
我听到很多人都说你会特别care,找替身,找backup这事儿。
先说一点啊,白科不成事儿,指的不是替身,而是替换或超越。
首先我自己必须以身作则,否则我自己老在这位置上不挪窝是不行的。
这样哪有后浪出头的机会呢?那说到招人,你首先要招自己的backup up啊,先别去招你的汇报线,别说是在蚕食多少业务。
虽然大家都想把地盘做大,这是管理者的职责,很多人是抵触啊,甚至明知道板板暗示示找backup,他是坚决抵触的,就感觉几个位置不稳了。
我跟HR规划过我的backup,我也跟几个同事说过几次,当然不是跟所有人都说啊,怕引起大家的不满。
我自己第一级的backup,其实并不是我认为最有潜力或者说最完美,反而是在职级上稍微低一点的中层。
在这一层的年轻人,包括以前从交大出来的老员工,我反而是最看重的。
还有就是第三层更年轻的接近九五后,也有我特别看重的我的这些白cup里面第一级白cup,说白了还是老气了一点。
他们的能力视野是够的,影响力也够,但是冲劲不足。
第二梯队呢石佳宁是首选。
其实我是把石佳宁啊作为接班人培养的,他有这个综合能力。
而且饿了么的业务他几乎都做过。
除了app没做过,物流没直接做过,但他和物流交互很多,他也很熟。
这一块再下面一层级呢,就是工程师上面的直线里的一线,离的里面也有我特别看好的,接近九五后的啊,可惜不少呢去了拼多多这一梯队中首选就是许洪涛。
后来我推荐他去一家朋友的独角兽公司,朋友是圈内老炮,眼界非常高,但自从和洪涛聊过一次啊,就特别欣赏他。
虽然之后知道洪涛想创业,但直至今日的还给他留着位置,期待洪涛回心转意。
哎,我都不知道啊,自己是更希望洪涛创业成功呢,还是不成功呢?嗯,你选backup的标准是什么呀?人品这些呃,基本的我先不谈啊,我首看的是潜力。
第二个看是否在业务做过啊,这很重要。
也就是说,你今后做CTO,那一定要在业务线做过。
当然懂一点基础设施更好。
因为我自己职业生涯是先做业务,再回过头去搞基础的东西。
嗯,你认为什么是有潜力呀?我认为的潜力就是拔苗试一试。
假如你给一个人更高的职级,或者给了更大的scope,他最后搞定了啊,那就是有潜力。
虽然大家都说啊看人要准,要有一定前瞻,但这个准和前瞻很难,除了受个人喜好甚至偏爱的影响,还有是否match的更大挑战。
那这个就类似于幸存者偏差啊,大家往往很难理解啊,为何常规认为的better或者best就输给了一个worst或者worst?那适者生存,物竞天择啊才是这个世界不变的规律。
当然我说的拔苗有一点冒险啊,因为你只能适我们其实也试过很多同学就是拔一下,如果做成了,那晋升了就水到渠成。
但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有些同学啊可能我开始感觉他不是那么有潜力,但是有别的事情证明他有潜力。
比如说p七岗位要晋升,p八要待两年才有资格。
但有同学入职半年就提名了,最后还晋升成功了。
那就说明啊可能是我们没看到这颗金子这种情况啊,就是通过不常规的晋升,看到了一个人的潜力。
正常晋升啊,就是干两年,正常晋升啊,再干三年呢再晋升这种就是某某啊这种,我认为不能叫有潜力。
所以我说啊能做白cuup的,不是按部就班过过来的,而真的是我们拔一下,结果果它不负我们所望啊。
还有一种呢就是你开始的看走眼,但晋升成功的啊,这两类的都是有潜力,但按部就班的,我认为不是有潜力的,可能不够抽象。
但我就是这么来看啊,去实践过来。
嗯,你说backup必须要设定几层吗?我可以这么理解吗?也不是我永远是看潜力啊,就是说第一位是看潜力。
第二呢要看是做过业务啊,基本这两点过了啊,其他什么技术啊、视野啊,这些都是可以锻炼的。
因为有潜力,那我相信他有视野啊,我也不看他什么背景了。
潜力的表现。
还有一个啊,是你要笃定啊,你自己要自信,然后眼光要准,我愿意跟这家公司走下去啊。
不是说因为感情的原因,而是你看好这家公司,有眼光也是体现潜力的一种啊,眼光不一定CEO才有,有些人执行很高,但他没有眼光啊,就是守着这一块地,所以潜力啊也包括眼光。
很多冉冉之星啊都是从基层做起来的。
所以做过业务很重要啊,要经过锻炼,甚至磨练。
在饿了么技术团队,我印象中啊没有比石佳莹受过更多的业务磨练的同学。
其实我不太建议校招生,直接去做中间件这些东西,或者做工程算法,他们还是要去业务团队先磨练一下。
嗯,刚刚你说到接近九五后的backup,你会不会觉得九五后或者是更年轻的同学,虽然他有潜力,但是可能不够沉稳,或者说比较急躁呢。
还好还是要看人我规划的。
第二,第三代backup都是比较沉稳的,因为第一他们经过业务线的考验,第二呢他们有潜力。
第三,情商也还可以啊,沉稳不成稳,这个跟职级无关啊,跟年龄是有一定关系,但过于沉稳可能就少了锐气。
我认为人啊大概率到了四十岁以后啊,确实瑞气锐杰有瑞气的很少创业的除外。
像昨耳的耗子是一个还有涛斯数据的陶建辉啊,我本来想请他们啊来给同学们做一个讲座啊,讲一讲五十岁还能做程序员的话题。
为了让大家对饿了么,能够更有年度,要是他们这种人啊,很少,大部分到了四十岁,雄心壮志就少了,要么就是还房贷狗着,要么就是自己出来再冲一把。
我为为到了十五五啊,基本没机会了,到六十五岁就要退休了,那一辈子可能就没机会了。
嗯,就是你对backup的理解,对他们有一些评价标准,或者说是要求。
那再往下一层,对于普通的工程师来说,你觉得一个称得上优秀的工程师他有什么特质呢?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必须得纯粹,不要有杂念。
纯粹这个词怎么解释呢?就是要专心把自己这块事情做好,尽量做扎实啊,自己尽全力不过多关注利益。
因为有些同学啊他做事情是有一些想法的。
人总有欲望,要么是为了名,要么为了利,要么就是地盘扩大,所以要做纯粹啊,就是要没有杂念,或者没有那种显性的杂念啊,非常难。
我前面也说过,老员工薪水很低,但他们也没有什么抱怨,就是把事情做好。
比如说蓝建刚一开始我只是给到高级经理,后来是通过晋升到总监,再到高级总监,高级总监,他还差一点没晋升过,因为健康的演讲啊简直是一塌糊涂啊。
后来是我跟mark好说歹说,我说这个你必须让他播,后来才勉强过来。
但金刚自己倒是无所谓,他团队啊好多技术强,够纯粹的同学都对晋升无所谓啊,我也无语啊。
换句话说啊,对于你在意喜欢的事儿极度有所谓,对于你不在意的东西极度无所谓,人人心中啊都想追求完美。
但有时候因为你对其他事情有欲望就可能分心了。
有时候啊心里会敲锣打鼓,比如说出故障的时候啊,你可能会想到底应该选什么?是甩锅保命还是承担责任?但很多时候啊故障能看出一个团队和一个人的担当。
对于技术同学来说,勇于承担责任也是一种纯粹。
只要是我负责的,我在意的事情出了问题,一心去解决,就好好的。
这部分访谈先到这里,总结一下,你选back up的标准,第一位就是看潜力。
第二位就是要做够业务,然后找back up这件事呢是管理层的职责。
嗯,感谢老师的回答,也感谢你您的收听。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欢迎把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