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管理案例课_02_01_领导力如何在实践中应用不同层次的领导力

你好,我是许建,今天我要跟你聊一个听起来比较虚的话题领导力。

在今天的内容开始之前,我先给你重现一段对话。

这段对话发生在易贝上海研发中心,当时我是监控组的经理,而rough呢,因为他是监控组技术主力,所以很有可能转为经理。

当时总经理对我们的项目进度很不满意,总经理是这么对我们讲的,rough,难道你一定要带着经理的帽子才能管事儿吗?你说说看,有什么东西在阻止你去管理监控组许建?不要跟我说,你只是负责整个global监控的一部分,从行政上来说,你是只管监控的一部分。

许是,那也并不是说你就不能对总部监控产品的规划施加影响。

板说这两句话的时候很严肃的,他总rourough的核心要求是不需要经理的,帽子也应该可以很管理一部分。

而他对我的要求是不需要global leader的帽子,也应该可以对总部的跨区域项目施加影响。

这种要求其实超出了我们的权利范围。

这就迫使我开始思考,如果不用经理的权利来带团队,那我该用什么来带团队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你已经知道了。

没错,就是领导力。

有一个很好的解释是这样说的,你有权利对我说不?但是你选择说是这体现的就是我的领导力。

你想说不?但是碍于我是你的上级,你不得不说是这体现的就是我的经历权。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领导力都有哪些层次,有这么一本书啊,叫做领导力的五个层次。

不知道你看过没有?这本书里把领导力从低到高分成了职位,认同生产力、人巅峰这五个层次。

我在文章中放了一张图,说明这五个层次你呢可以看一下,还可以分享给你的朋友、同事一起交流,探讨一下你们是怎么给领导力评级的。

好了,我们回来刚才我们说的经理权,其实就是领导力中最低的那个层次,也就是靠职位来进行管理。

用职位来管理,是领导力中最低的层次。

其实就是用你作为经理的权利,让别人听你的。

很显然这样做是有弊端的。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啊我们做经理以后,你会跟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人打交道,有些侧头啊脾气很冲,很使你使用了经济权,他也根本不买账的。

不过大部分人不是这样的,他会不会跟你顶的?但这并不代表大部分人就赞同你的观点。

所以他们在执行的时候啊,同样不一定能符合你的要求。

那么对于这样的情况,你一定要学会去分辨。

那么具体你要怎么来分辨呢?我来跟你说一说。

如果你想让a做一件事儿,能当面交代就要当面交代。

因为这样做吧,你就可以观察到他在答应的时候是不是有犹豫啊。

比方说他的眼神会不会正对你语气是不是坚定,实在不行,你还可以跟部下直接口头确认。

比如我一般会这样做,找一个房间单独问部下,如果我说的有什么问题啊,你一定要现在提出来。

同样你现在不提,等到资源投入后,因为方向不对失败了,那我们整个团队都会受到影响的。

同样你个人在这个项目里有什么诉求呢?你可以一并跟我提出来。

如果你不提,而我又没有主动想到的话,对你来说就是损失。

但如果你提出来,至少我知道以后可以想一想怎么安排的。

我觉得吧,如果部门要发展,就必须有更多有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人。

如果有人能用清信的逻辑来驳导你的观点,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你的团队多了一个潜力股。

相反的,如果你长期只听到负荷的声音很大,可能是因为你开始搞义言堂了哦,当然有很小的,可能是你英明神武,大家对你佩服的无敌投地,所以没有不同见解。

这种一言堂的后果就是你的决策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影响整个团队的交付。

这里我要专门提一下使用经力的权利,虽然属于领导力层次最低的一层,但不代表你不能用啊。

有时候使用精力权来促成落实是很有必要的这一点。

我在下一节会给你展开解释。

那么在职位这个层次之上呢,就是用认同来进行管理。

有一次我们需要做一个迁移项目,将现有的模块迁移到新技术站,需要在一个季度内完成。

时间比较紧迫。

一开始大家进行了一番头脑风暴,决定拿一个不是很重要的模块,先来试水。

因为项目时间比较紧,我就直接介入了。

我当时是这么想的,我们一开始就应该迁移最关键最复杂的模块。

我给你分析一下啊,这是因为当时的时间真的很紧了。

即使我们成功的把试水的模块迁移完成,也不能保证项目可以准时交付了。

相反的,如果我们先把最重要最复杂的模块迁移成功,其他的部分基本上就是秋分扫落叶了。

而且只有迁移最复杂的模块,才能更早的把问题都暴露出来。

我把我的思路说了以后,很快所有人都同意了。

这个观点你要注意,在这一点上,你必须用清晰的逻辑来获得他人的认同。

如果你所在的组织就是鼓励通过认同来获取领导力,而不是那种权力智商的文化。

那么听谁的,不听谁的,就不是以职位高低来衡量了。

在认同层次之上是用生产来进行管理。

也就是说跟着你能出成绩,你是用出成绩这个结果来领导的。

看到这里啊,你可能会问,那就是说我只要跟着一个够厉害,能出成绩,能多拿资源和好处的领导,就容易升职加薪呗。

可如果是这样,这第三层的认同不就跟第一层经理权没有什么区别了吗?区别不过是领导在手段上是用威逼还是用利用而已啊,其实呢出成绩并不只意味着利益。

如果你的同事有能力,那么除了权和钱,他们一定希望自己能够做成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这种事情才是我所说的真正的出成绩,那是有意义的事情,哪有那么容易做成呢?这时候,如果你作为经理,能够帮助他们扫除做事的障碍,获取做成这件事所需要的资源。

那么这些有能力的同事就会愿意跟着你通俗点来说吧,你与你的部下是各司其职的。

你负责人手和获得上级领导支持你的部下负责搞定技术。

如果你作为领导搞不定人手,拿不到领导的支持,那是你无能。

如果你的部下搞不定技术,那就是部下失职了。

做经理不容易的。

如果你的工作就是给部下交代任务,而不能提供部下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支持,那么什么人都可以来做经理呀,还需要你来做什么呢?当然作为部下呢,你也要有利用好你的经理来完成重要工作的这种意识。

在生产之上的领导力层次就是利人嘛。

也就是说,通过你能培养人来进行领导,怎么说呢?就是让你的部下变强强到,随时都可以离开你,同时你要对他足够的好好到他很强,同是选择留下来跟你共事。

很明显想做到这一层呢,你就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你要有培养部下的能力,要么你能够提供平台,要么你有足够的洞察力,能够直指员工的瓶颈,释放他的潜力。

另一方面呢,我觉得也是比较难做的,就时发挥你个人的人格魅力,使得你的员工愿意跟着你这一点啊,尤其是针对专业技能高于你的高级别员工非常有效。

这个部分我会在第九篇,你要如何培养人这个话题时给你详细展开。

嗯,在利人之上的第五层就是巅峰了。

说实话呀,以我目前的能力,对这个层次也只能仰视。

但是仰视不代表我们没有什么可做的。

作为一名经理呢,你完全可以经营自己的品牌。

在公司内部,你跟其他部门开会,在公司内部进行全员演讲,内训或者校招宣讲会等等的。

都会让你的部下看到你在江湖中那种强悍、精干的形象。

在行业中,自身品牌经营也是这样的对技术峰会啊、技术博客等内容进行投入。

这不但对自己有利,还能帮助部门吸引到好的人才。

人的本性是追随强者的成为时代楷模。

或许听上去感觉有些遥远,但经营好自己的品牌这件事,你可以从当下就做起的。

我觉得前面这五层模型总结的很好,尤其是我们在刚开始做管理的时候呢,读很多这类的图书是可以给我们提供理论支撑的。

但是我想提醒你的是,当我真正做了很多年的管理,亲身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啊,我明白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知道的再多,没有实际操作都是白搭。

所以我开始在工作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领导力,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我慢慢发现啊,管理工作中真正的挑战往往出现在高级别员工身上,这促使我去思考,比起那些已知的理论框架,哪些行为是最能够帮助我在现实中确定我的领导力呢?最终我从以往的工作经历中提取了信任这个关键词。

那我为什么要讲信任呢?我还是先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S是我在美国的虚线汇报,领导我和他共事多年了。

我们的大部分沟通呢都是通过邮件完成的,有一个阶段啊,他在工作上不大顺,我甚至开始担心他会不会离开公司。

有一天我突然接到s的电话,我清晰的记得我是在与人会议室接了他的电话。

我记得那天s很激动,他对我说,徐建,我刚接手了数据中心部门,我想在express on boarding上大幅度提高效率。

你知道我很信任你我想把招聘预算从美国挪给你,你就在上海组建团队,我知道你一定会帮我搞定这件事情的。

要知道平时我们的招聘预算都是要申请很久的。

S之所以不是以日常写邮件的方式告诉我,就是因为这件事情来说,对他真的很重要。

这通电话让我体会到他对我们这批离岸研发中心骨干的信任和期待。

你想想看,大领导亲自打电话给你给人给钱,让你去做一件对他来说很重要的事情,你是什么样的感受?没错,我当时很激动,马上找了相关的骨干,立即开始招聘。

同时,我还主动调整了上海亲友团队的优先级,并且立即安排去美国出差,了解一线情况,直到发生了这件事情。

我才知道了一种新的压力,一种来自信任的压力。

执行开始后,我们每周安排跟s的review,有任何对总部的依赖,都会第一时间告诉他,让他帮我们解决依赖。

因为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尽全力做出成绩,不能辜负了s的信任。

你看有时候呢你不需要命令你的部下去做事情,你只要告诉他,你有多么需要他他对于事情的成功有多么关键。

而你信任他,并且把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托付给他。

一旦出现这种压力来自信任的情况,上级领导基本上不需要有任何方式来定进度。

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个道理。

我想告诉你,这个方法其实是一个普世的方法,不是单单针对高级别员工的。

我强调高级别员工是因为他们在技术和专业知识上,很有可能是在你之上的。

这个时候对他们的信任就显得尤为重要。

给信任这件事,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想要做到这一点,你绕不开一个问题,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给了部下信任呢?或者说这个问题,我们换一个表述方式。

那就是你怎么才能知道你的部下是否感受到了信任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啊,我们得先确认你是什么类型的领导,留给部下信任的领导,那自然也有只把部下当资源用的领导,不会给部下信的领导是啥样子呢?三天两头查岗还不放权,那部下也就只会进入到这样一个状态,就是你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的被动状态。

因为作为部下,他们只看到了任务,看不到你的信任,也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发展。

你可能觉得要给部下信任是理所当然的了,自己也做到了。

但是我告诉你,在现实工作中会出现灯下黑的情况,就是你自己可能意识不到,你,其实就是那个不给部下信任的经历。

那问题来了,我们怎么能够做到自我发现呢?我跟你说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你自己的状态。

你如果发现自己做的非常累,但你就要给自己提个醒了。

比如你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一点,但是事情并没有减少的趋势,凡是有点分量的事情都需要你亲自处理,这就是你没有给予部下适任的第一个预警。

如果说,在你如此忙碌的情况下,组织效率还没有得到提升,但就更需要反思自己是不是管的太过了。

这种情况下,你需要观察一下部下是不是被你压制在被动模式下。

你得想想,如果你把部下的工作都做了,你的部下怎么能够得到成长呢?所以请你试试多信任一下自己的部下吧,给他们多一点自由度。

只要能起到培养人的效果,我觉得承担一些风险是值得的。

好了,今天的内容讲完了,我们来做个总结。

经理的帽子当然能帮助你来领导别人。

但如果你不想止步于此,那么让你进一步的关键因素就是领导力。

他于领导力的层次,我可以通过问三个递级式的问题来帮你做总结。

一、如果今天你已经不是这个人的经理了,他还愿意听你的吗?二、如果今天你已经追职的,他还愿愿追随随吗吗?他愿意降薪追随你吗?我想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已经不需要我多说了。

对于高级别员工,特别是专业能力在你之撑的员工领导力的体现,不一定是你真的能帮到他们什么,你可以听听他们的意见,去赏识他们,对他们充分的信任。

当然了,你还可以看看你的领导平时是怎么做的,也多想一想他为什么这么做。

除此之外,我推荐你多看看人物传记。

我认为啊真正讲清楚领导力的书,书名里面大都没有领导力这三个字,最后给你留个思考题。

如果你作为员工发现领导把你当资源用或者对你授权不够,你准备怎么把你这个感受反馈给领导,而又不产生副作用呢?如果你已经走上了管理岗位,你可以想想权利的本质是什么?你为什么可以对别人提出要求呢?欢迎在留言区晒出你对领导力问题的思考或疑惑。

如果今天的内容给你带来的启发,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在提升领导力的路上一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