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管理案例课_09_08_人才招聘招人过程中容易犯的5种错误

你好,我是许建,今天我想跟你聊聊招人的那些事儿。

说起招人啊,能聊的事情可太多了。

五年前,我们的上海研发中心想设置cubnetice团队。

我之所以能说服总部在上海部署cubnetis队呢呢就是因为我的团队里有一个在linux内核方面很有影响力的高级别技术专家。

同样的呢,也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在open stack社区存储方面很有影响力的人才,能在上海成立云计算存储团队。

还想和你说的是对一个管理者来说,能不能招到对的人,几乎决定了你想做的事儿,能不能成软件和互联网行业。

尤其如此,一个厉害的员工能影响一个团队,成就一个产品。

可如果我们招到一个不合适的人,非但不能提升团队实队,还有可能因为团队不合导致有能力的员工离职。

所以啊作为招聘经理,我们就得自己承担后果,甚至需要自己把那个不合适的人裁掉。

你看招人对经理和团队的成功来说至关重要。

如果要我说,我觉得招人这件事值得我们花费工作百分之五十的精力。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时间这么宝贵,这百分之五十的时间到底应该怎么用才能不浪费呢?这里需要我们先了解招人时容易犯哪些错误。

接下来啊我会用递鉴的方式分析常见的问题,带你从简单的注意事项开始,学会如何在招聘时避坑。

第一个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炫技。

我自己在早期也犯过这样的错误。

那我先列举几个面试片段,带你感受一下。

片段一是这样的,面试的时候呢,我让候选人给我讲讲什么叫做CAP候选人当时就卡壳了。

一阵沉默以后啊,我和他说,那我来给你讲一下吧。

于是我给候选人超级细致的讲了起来。

刚才的问题还有一个升级版本哦,那就是候选人主动要求面试官给他讲一下,我还是拿一个片段给你。

举个例子,依旧是面试时,我让候选人给我讲什么是CAP.没想到候选人回答说,结果您分布式系统设计有关的。

嗯,具体细节我说不好,不过您看上去挺资深的,你能给我讲一下吗?结果我一时不察,开始飘飘然,给他讲了起来。

你可以想想,如果一场面试,大部分时间都是面试官自己在说,那是我们面试别人还是别人面试我们呢?其次啊,当面试官在炫技的时候,其实很难判断候选人是不是对的人。

因为我们只是在考虑自己,这不但偏离了招人目标,而且还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那么正确做法是什么呢?很简单,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明确目的。

公司安排面试,是希望经理去尽量客观的了解应聘人员的情况。

所以,我们应该把精力花在挖掘候选人的信息上,面试官才是把握时间和控制局面的那个人。

面试不是去证明自己比应聘的人厉害。

如果候选人总是带节奏反问的话,我们完全可以直接跟他说,现在不方便解答。

如果已经判定这个候选人不行,那我们可以换个简单的问题交流一下,让候选人感受好一点,然后送他离开,或者让他问两个问题,借机宣传一下我们的公司,再送他离开。

切记不要说什么,你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

这一类的话,刚才我们明确了招人时不能自己盲目炫技,而是要更多的收集候选人的信息。

这个收集信息的过程呢,其实就是通过向候选人提问,并根据他们的回答来做判断的过程。

那问出好的问题就很重要了。

但是很多人在面试时会犯一些基础的错误,比如总问是非题,而不是开放性的问题。

我前面举的那个让候选人介绍什么叫CAP的问题。

本质上其实就是是非问题。

也就是说问题答案不是yes,就是no.我们通过这样的问题得到的信息量非常少。

那我们来思考一下,到底怎么样提问才能获取更多的信息量呢?这就是接下来要讲的追问细节。

通过这个方法我们可以考察候选人的逻辑能力。

那具体怎么操作呢?举个例子,当我们查看候选人简历的时候啊,发现里面提到候选人有分布式系统的经验。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候选人给我们讲一讲。

在这个分布式系统设计实施过程中,他碰到实际的问题,我们可以问问候选人他是如何考虑系统一致性问题的,又是如何看到系统可用性问题的。

比如我经常会提出的问题,有这些。

如果我现在还希望有分区容错呢,怎么实现硬件失效系统行为如何网络延迟增加系统行为又如何?你怎么做监控呢?我们可以这样一步一步的去深挖,追问上线后,候选人可能会碰到哪些具体的问题,并要求他给出细节,看他是怎么解决的。

整个过程需要我们精神高度集中。

因为这是在考察候选人的思维逻辑是否清晰,也就是看他是否能够把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理得很清楚,要注意啊,只要抓住细节,我们就不容易跳坑了。

比果这个项目是候选人亲自做的,他一般都能说出具体的实力,比如他踩过的坑啊,吃过的亏啊,有些人甚至能准确说出系统吞吐量、可用性指标这些具体数字。

有些候选人表面上看起来逻辑清晰,他会说这个问题分三个方面。

第一,第二第三请注意,我们可不要被这样的形式所迷惑,而是应该关注回答的内容是不是真的符合逻辑,说不定他只是用了这个。

第一,第二第三这样的叙事框架,在内容上却答非所问。

下面我和你说说候选人的耐受性问题。

也就是说,他抗压的能力在面试中,如果候选人在面临高压时不能保持思路清晰,不能顶住压力,坚持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题目,那多半他在实际的工作中抗压能力也好,不到哪里去。

面试时,我们可以用一些递进式的提问方法,从各个角度去考察候选人的思路,给他压力,看看他的反应和思路。

那我们怎么给面试者营造高压的氛围呢?我给你举个具体例子,比如我们要考察候选人的系统设计水平,就可以要求他设计一个分布式作业系统,就需要候选人用什么。

卡夫卡如keep cubontives这些时尚名词,我们就让候选人用最基础从无到有的方法讲他会怎么设计这个系统。

然后再根据他的回答往下问一堆问题算法优化,你现在的实施算法需要遍历两个循环,有没有办法做到一个循环,出结果边界测试。

现在你给我写一个测试用例,怎么把你的系统搞死?监控运维系统上线了,你有你的客户,还有你的依赖。

如果客户现在到你老板那里投诉,你说系统不稳定,你怎么办?你觉得需要在这个系统里做哪些监控服务?降级?如果你的依赖挂了,你会怎么办?你的依赖没有彻底死掉,但性能下降了,你又怎么办?有些候选人在时间到了以后,还坚持说再给我五分钟。

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坚持,感受到他正在全力整理思路。

如果是我虽然会拒绝给他加时机会,但却会给他留下微信联系方式。

如果对方能够在面试结束之后,主动把面试里没有回答的很好的题目重新打好发给我。

我一般会再给他一次机会。

这个机会可能是直接给一个项目限期一个礼拜,把代码提交到github上,然后请他来公司跟我们做code review.你也可以这样试试,说不定能获得一个意愿和能力都很合适的员工。

如果候选人真的很在乎这个岗位,他一定会接这个题目的。

我曾经有一次花两个多小时跟候选人做code review,做完以后我对他的能力基本就很清楚了。

而且通过这个交互过程,他对这个岗位也会了解的更清楚。

当然这么做也有缺点,就是投入很大。

我们的机会只会给那些我们觉得很有潜力的候选人。

总结一下,其实我们怎么走出总问是非问题,还有忽略耐受性。

这两个误区呢其实有相同的解决方法,就是要使用递进的提问方法。

全面考察候选人期间,关注他的逻辑是否清晰,有没有细节和具体实力,同时还要关注对方是不是能在压力下够坚持,不轻易放弃。

前面是具体问问题的误区,其实还有泛泛而问的误区,对候选人履历没做,深挖问十个项目,但是每个项目只是浅尝辄止,还不如盯着一个项目,把祖宗十八代都刨根问底,效果好。

围绕一个项目,你可以这样问,挑一个你最最满意的项目来跟我讲一下吧。

那你们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呢?你在这个项目中具体起了什么作用,碰到哪些具体的困难呢?如果再让你做一遍,你会有哪些不一样呢?你从这个项目里学到的东西,有在后续的项目中实践过的例子可以分享一下吗?真正自己做过的事情,候选人的回答一定会有袭击,而不至只说一些笼统的原则。

比如一次面试中,我问候选人,你为什么想离开原来的公司呢?候选人是这么回答的,他说我不大认可原来公司做事情的方法,我感觉我领导做的事儿只是更上一级领导希望看到的工作。

而不是真正对公司有意义的工作。

说到这里啊,我想提醒一下,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停下来,随意换下一个方向去问,而要盯住这个点,深挖可以分享一个具体的例子给我吗?你觉得你的老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面试官,精神一定要高度集中,因为只有精神高度集中,我们才能抓住这些要深挖的契机,并提醒自己从那里切入。

对于敏感问题,不要不好意思问,不要回避深入进去。

那我们要怎么沿着候选人的回答追问更深入的问题呢?你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入手。

第一点,量化结果候选人说,提高很多,到底多多少,做的很好,到底什么叫好,受到肯定,具体有哪些肯定产生效益,到底产生了多大的效益?第二点,询问例证候选人说一个观点,面试官不要直接就默认了,可以请他举自己身上的例子说明。

想进一步了解的话呢,让他再举一个例子,还可以让他把自己对这个例子的总结反思过程讲出来。

第三点,追问原因多问,为什么对候选人的决定啊,无论是技术决定还是非技术决定,都要深挖原因。

最后一点,考察提升意愿。

同样一件事情,候选人回头复盘时会不会考虑自己会不能做得更好,具体怎么做更好。

我们通过这些角度切入,就能有效的深入了解候选人的情况,更全面的评估他是否符合公司团队的期待了。

还有一个误区啊,就是面试只去关注技术能力。

许多技术出身的经理面试时可能更多关注候选人的技术能力。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技术容易判定,但人性协作能力,这些软实力是很难挖掘的那正因为这些问题很难挖掘,所以很多人都忽略了。

那这个软实力要怎么挖掘呢?我们可以从背景调查,还有候选人面试时表现出来的逻辑冲突点做分析。

我曾经面试过一个人,觉得这个候选人很好,技术扎实,很有主见,超级自信。

而且当时所在场的面试官呢,都给他评了佑。

但后来做面试总结的时候,却发现一个问题,这个候选人很强。

但是在回答他在原公司职业发展细节时却闪烁其词,这是为什么呢?后来我们通过被调才发现这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很差,在原公司跟很多人发生过冲突。

而这些在面试时都是看不出来的,因为这类问题吧,往往要在激烈冲突时才能暴露出来。

而面试时,候选人都是比较理性克制的。

除了背调,我们还有什么判断方法呢?就是找逻辑冲突点,后面这个例子就用了这个思路,有个候选人教育背景、动手能力都不错。

可当他回答为什么要选择离开原公司的时候呢?完全归因到了原公司待人不恭,并给出一些细节做证明,确对自己是否有问题绝口不提。

作为面试的一方,我们其实并不清楚对方的原公司是否真的有问题。

作为面试时,我们就要根据这样一个逻辑冲突点去引导他进行责任分析。

最终发现他在分析责任的时候啊,会习惯性的把责任归因到别人身上,缺少对自身的反省。

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的。

我们要给自己提个醒啊。

候选人口中说的一切,只是候选人的理解,并不代表事实。

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抓住冲突的关键是我们要对细节高度敏感觉现问题的逻辑矛盾点。

比如一个人这么优秀,但他为什么没有在原公司得到重用呢?所以我想提醒一下,到底要不要录用、协作能力有问题,或者看问题不客观的候选人呢?我们虽然要抱有一定的开放性,但一定要谨慎,绝不能过于乐观。

说在刚才这个案例中的候选人来说,说在离职的责任完全推给原公司领导有眼无珠。

待人不恭,我们作为面试官可不要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就一定比候选人原公司的领导厉害。

说他驾驭不住的人我可以驾驭别人,熬字是熬不过来的人我就可以熬过来。

所以我的建议是一定要谨慎,你可以再问问他对他上上架公司领导的评价。

如果他觉得两任领导都不行,那哪怕这个候选人的技术很不错,我也偏向于不招了。

责任归因是常用的软实力,考察方法,很多事情都不是那么黑白分明的,一般双方都有责任,哪怕自己真的一点责任,也没有优秀的人啊,也会主动反思,会内省。

要知道,一个人一旦停止,从自身发掘问题,那自我提高的过程也就停止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啊,如果他说一件事做的非常好,那他会把成功全部归为自己,还是能想到别人的支持呢?其实有错。

从自己身上先找原因,有成绩也能想到别人的思想。

不单适用候选人,对面试官自己的日常工作也同样好用。

具体操作时候,我我可以让候选人列举一些项目失败的例例,或者是是候选人经历过的一些逆境,让后选分析、反思思。

这是为了判断候选人的态度,是积极正向的还是悲观负面呢?他是把责任归咎于外因,还是会主动向内寻找自身的问题。

如果老是归责给别人,那我们就要小心了。

在面试的全过程,作为面试官,我们的精神要高度集中,去观察候选人回答问题时的表情、神态等细节。

比如说是自信真诚呢,还是闪烁犹豫呢?这样真的更好的判断候选人的回答、判断回答是否为真,有没有夸张。

万事都有因缘多一个心,至少可以和对方核实一下。

如果核实不了,宁愿不招,也不要。

因为当前的项目压力,就是招聘一个我们存有疑问的候选人。

好了,今天的内容讲完了,我们来总结一下,招人是组建团队的第一步非常重要。

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去做,而经理人在招人时容易犯错,本质上呢都是对候选人的情报没有做全面细致的收集。

那么我们想避免在招人时犯错是要从简单的方法开始做起。

具体怎么做呢?首先,不要向候选人炫技,要始终牢记面试,是尽力挖掘候选人的信息,以便做出客观评价,而不是为了满足面试官的虚荣心的。

接下来不要总问是非问题,而是要通过递进的提问来获取细节和具体案例。

我们还可以用现实和增加条件的方法验证候选人的抗压能力。

还有一点是,面试过程中,我们要精神高度集中,才能找准深挖的切入点。

我们要刨根问底,围绕一个点做系统了解,这样远比浅尝辄止的效率高。

另外,虽然人性协作能力这类软实力很难挖掘,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从技术和待人处事多方面切入,才能降低误判概率。

在软实力挖掘上,一是可以通过背景调查做挖掘,二是可以从候选人面试时表现出的逻辑冲突点入手。

总之啊,我们想招对人是这样一个思路,以了解候选人情况为目标,通过递进提问、压力测试和深挖项目这三个方向向做全考察察注技术能力之外,也要留心候选人的软实力。

但我们做好这些,基本上就能招到水平还不错的人了。

在本节课程的最后,我给你留一个思考题,在招聘任务比较急,时间比较紧的情况下,如果你在面试过程中犹豫了,哪怕只是直觉上觉得吃不准,你会怎么办?如果候选人是应聘关键岗位的高级别人才,你又会怎么办呢?欢迎在留言区晒除你的经历和疑问。

如果有收获,也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